除此之外,縣令王志遠也給楊梅關於青山買賣的問題予以確切回覆了。

王志遠檢視了相關的土地買賣條款,以大青山整座大山的佔地面積來計算錢款。

結果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楊梅若是要買下整座大青山,至少要花將近一兩萬銀子。

師爺反覆核算完資料,把買山所需的費用呈報給王志遠的時候,正好老祭酒也在。

老祭酒隨口問了學生一句,“是哪個大冤種要買青山?”

要知道,普通老百姓買水田、買旱田、買農莊的比比皆由,買整座大山的,還真是聽都沒有聽過。

先帝英宗還在位的時候,為了給當今天子的母族一些顏面,便抬了紀太后(現任皇帝的生母)的兄長紀茂文為承恩伯,並將京郊西山以北那片大山劃給了他當封地。

紀茂文原本只是一介農夫,家裡從小就貧寒,大字不識一個。

要不是父母送了紀小妹進宮當宮女,紀小妹還是個有大福氣有大造化的,不僅生下龍子,還晉了妃位,紀茂文也不可能被這天大的餡餅砸中,搖身一變,從一個泥腿子變成了承恩伯。

承恩伯聽人說封地每年都有收入,他興沖沖的跑進宮去問自家妹子,自己的封地每年能有多少收成?

他是不是可以啥都不幹,餘生就靠封地的收入直接躺平享受了?

結果,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英宗皇帝賞賜給他的那片大山,據說就是一座原始山林。

有懂行的去看過那片山地,說是種啥都不行,除了能進山去砍伐些樹木當柴禾燒,也沒啥別的用途了。

承恩伯過去十幾年,沒少在暗中抱怨先帝吝嗇。

好的良田不捨得賞賜給他,就劃了那樣一塊扔之可惜,用之雞肋,賣都沒有人要的山地給他,有毛線用哦?

住在那片山林周邊村落的老百姓們,日常也會山上砍柴。

可誰也沒想過要當冤種去買下整座大山,以便自己的子孫後代有源源不斷的柴薪可用。

王志遠聽到老祭酒這話的時候,嘴角忍不住抽了抽,殘忍的告訴了老師真相:“是馬娘子。”

老祭酒眼睛圓睜,不太敢相信的問王志遠:“馬娘子要買大青山作甚?”

“具體情況學生不知。

馬娘子上回說要在山上開荒,為了避免與周邊村莊扯皮,所以打算直接買下整座大山。

學生以為,這可能只是馬娘子的敷衍之詞,她應該是還有其他的顧慮。”王志遠說。

老祭酒潛意識裡是信任著楊梅的眼光和處理問題的角度和深度的。

他想,閨女既然決定要買下整座大青山,必是有她的打算和考量才是。

老祭酒詢問王志遠大青山要作價幾何?

王志遠實話告知後,老祭酒沉吟了片刻後,對王志遠說:“你只需跟她說購買整座大青山需要一千兩銀子,剩下的,為師幫她補上。”

“老師,您確定麼?那可是八千多兩......”王志遠想勸一勸老祭酒把銀錢留著養老。

可老祭酒已經下定了決心,擺擺手對王志遠說:“就照我的意思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