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聊到善水村族學的問題上,楊梅索性給放假在家的馬叔明落實了一個任務,要求他幫著給開蒙的孩子們出一套教材。

對於啟蒙教材的內容,楊梅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她希望孩子們可以在‘德’、‘智’、‘體’、‘美’、‘勞’上全面發展教育。

孩子們是未來,是希望。

楊梅覺得不能死讀書,應該採用趣味性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

所以,上課不能僅僅是填鴨式的教學,教材的編寫,夫子的人選,都需要仔細斟酌才行。

“......啟蒙班的教學內容,娘覺得分成四個版塊比較合適。

分別是大語文、算術、美術、勞動。

大語文,比重稍重一些,啟蒙階段要涉及識字、誦讀三字經、千字文、民俗節氣童謠等等。

算術,則是以加減乘除來循序漸進展開教學內容。

除了口算、筆算,還要額外增加一項珠算以及表格統計的拓展訓練。

這樣,就算孩子們將來不能靠讀書出人頭地,也能學會算賬理賬的本領,不怕找不到活幹。

美術,則以拓展孩子們的想象力為主,到時候娘打算去縣裡購置一些顏料,讓孩子們自由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盡情的創造他們內心的世界。

至於勞動這一項,則是讓孩子們從小學習農耕種植的知識。

到時候我們就在青山腳下開一畝試驗田,讓孩子自己參與種植。

親自體驗播種、澆灌、施肥、拔草、收穫的經過,體驗父母勞作的艱辛,珍惜每一個可以讀書、成長、蛻變的機會......”

堂屋裡的所有人,都聽入了神。

特別是從小就刻苦學習,用功讀書的馬叔明,更被娘口中勾畫的寓教於樂的教學形式給震撼到了。

他滿臉豔羨的對楊梅說:“娘,我好想變回小時候,這樣,我就能上咱本村的族學了。”

馬季禮也嚷嚷起來:“娘,我也是,為什麼我生不逢時呢?

要是我當初開蒙是以娘您制定的這套教學方案來讀書的話,我肯定也能好好學,用心學,快樂學的呀!”

楊梅被他們兄弟倆給逗樂了。

扯了幾句題外話後,她這才叮囑馬叔明,要儘快把教材落實好編寫出來。

“娘,您放心,過年在家這段時間,我哪兒也不去,就在家裡用心編教材。

屆時,等您過目確定沒什麼問題了,再讓季禮送去書坊那邊拓印裝訂。”馬叔明道。

楊梅厚著臉皮應了聲好,看時辰差不多了,便交代陳荷花可以去煮餃子了。

幾個孩子估計撐不到子時,還是先煮了餃子,讓他們吃完漱口先睡。

熱騰騰的餃子送進堂屋來了,大寶吸溜著口水嗷嗷叫,一口將手上拿著的糯米果子塞進嘴裡。

劉春草給大寶和小寶各夾了四個,嘴上叮囑著他們要注意燙,慢點吃的時候,大寶喉間發出一串咕嚕咕嚕的氣音,捂著自己的喉嚨突然就從椅子上栽了下去。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把堂屋裡的每個人都嚇了一跳。

劉春草放下碗,喊了聲‘大寶’,把大寶從地上抱起來的時候,這孩子的臉已經憋得通紅。

楊梅一看就知道大寶是噎到了。

她快步上前去,強自鎮定回憶著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手法,想要幫大寶把東西拍出來。

這時,她看到大寶眉心閃了閃,隨後,他頭一歪,那團卡在他喉嚨裡的糯米果子就順著亮光的引導,吐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