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人,這是我娘口述,學生代筆的。

裡面有詳盡的大棚種植手法以及在種植培育芽苗菜、綠葉菜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此外,培育人工養殖蘑菇、木耳的法子,我娘也讓學生詳盡寫出來了。

目前,蘑菇和木耳的培育善水村還在試驗階段,不過,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馬叔明不疾不徐的說。

王志遠將冊子接過來仔細翻閱。

片刻後,他抬頭對馬叔明說:“確實寫的很詳盡,有了這本手冊,日後有興趣想要參與種植的老百姓們,定能少走許多彎路。

叔明,你娘有遠超於旁人的胸襟和氣概,讓本官也為之欽佩!”

馬叔明含笑預設了王志遠對自己孃親的讚許。

作為兒子,他也由衷的欽佩,並且為之感到自豪。

“大棚種植的普及之法,估計要等過完年,朝廷開印之後,才能呈報上去了。

到時候,本官會將這本小冊子一併送回京城,叔明,你一會兒在冊子上補充上此法的出處。”

王志遠的言下之意再清楚不過了,他這是在表態,自己不會吞了楊梅的獻技的功勞。

馬叔明心頭有些動容,為朝陽縣有這般正直不阿的父母官而感到高興。

這是朝陽縣之福,也是當地老百姓之福!

“是。”馬叔明拱了拱手,“多謝王大人。”

“這本來就是應該的,不必道謝!”王志遠擺手一笑。

二人說完大棚種植的話題,自然而然便說到了奉天府那邊的災情狀況。

馬叔明已經從府報上得知,錦州府城外已經湧進了一批從奉天而來的流民了。

平安鏢局的車隊從北境回來的路上,險些被奉天府的流民搶劫了。

當時車上不僅有皮料,有羊毛,還有兩頭奶牛,兩頭山羊,以及隨身攜帶的貨款。

要不是孟義帶著的那支車隊所有人都有佩戴兵器,出鞘的刀光劍影震懾住了那些流民,說不準他們帶回來的牛羊都要遭殃。

孟義對錦州府周邊的地形非常熟,帶著車隊抄了小道,給守城的將官塞了十兩銀子孝敬錢,總算磕磕絆絆的進了城。

可錦州府外流民越來越多,始終不是辦法。

馬叔明如今只是一名小小秀才,自是無法置喙梁知府的任何舉措,但心裡多少也是關心的。

王志遠將昨日梁知府落實錦州府各縣商賈們捐糧的舉措說給馬叔明聽。

馬叔明倒沒覺得梁知府的做法有問題。

朝廷對商賈優待,國家有災情的時候,商賈們出糧出力幫朝廷,幫老百姓們一起渡過難關,這是應當應分、責無旁貸的事情。

“大人,梁知府這是不準備放流民進城了?

如今天寒地凍,那些流民沒有禦寒之物,在城外怕是很難生存。”

馬叔明這話問到了點子上,王志遠才剛舒展沒多久的眉頭,又緊緊的蹙成了個‘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