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邊境互市問題(第1/2頁)
章節報錯
縣衙後堂書房。
王志遠也正與老祭酒說完馬忠一案的進展。
得知馬忠在從軍的第二年就犧牲了,老祭酒沉默了許久。
王志遠看老師外露的惆悵情緒,忍不住安撫了一句:“老師,您且保重自己身子,逝者已矣,莫要太過於傷感。”
老祭酒搖了搖頭,說:“志遠,我與馬忠雖素昧平生,可在人倫情理上,他是我的女婿,那就是半個兒子。
既然他是為國捐軀的,何以戰死的訊息沒有從前線傳回?
又何以十幾年來,該給馬家的撫卹金遲遲沒有發放到位?
這是誰的失職?又是在寒誰的心?”
王志遠一聽便明白了老祭酒的意思。
他猜測馬忠當年的撫卹金,應該是被誰從中貪墨了去。
只是如今一晃十幾年過去了,當年負責撫卹金髮放的官員,以及中間可能轉手的各個渠道,涉及的官員不少。
要查起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老師,這事兒學生會繼續著人慢慢細查下去。
屆時,會給馬娘子一個交代的。”王志遠承諾道。
老祭酒嗯了聲。
他知道此事急不來,暫時也只能如此了。
師生二人默契的揭過了馬忠這個話題,說起了這陣子朝廷熱議的與北蠻在邊境互市貿易的事情。
自從三年前與北蠻止戈議和後,北境邊關這些年倒也太平。
大昭物產資源豐富,地處中原,繁華富庶的程度,遠非靠畜牧逐草而生的北蠻能及。
這也是為何北蠻總是狼子野心不死,要攻打大昭邊境,意圖撕下大昭一塊肥肉的根本原因。
之所以能太平這麼長時間,並不是那一紙議和書的約束力真有那麼大。
其一是因北蠻這三年來還算風調雨順,沒有受惡劣氣候的影響,牛羊養得膘肥體壯,北蠻人民也都能吃飽飯。
其二是因為北蠻內廷發生了奪權政變。
二王子耶律齊蟄伏兩年,暗中蓄力,造了他老子的反。
王庭大換血,耶律齊上位後,忙著整頓北蠻政權,無暇分心其他。
如今,北蠻政權已經穩定下來了。
耶律齊前不久派遣了使臣前來大昭覲見皇帝陛下,送上了牛羊各一百頭,請求與大昭在邊境互市。
是否答應北蠻的請求,在北境邊城開啟互市的決策,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爭執。
如今朝堂有兩道聲音,一道主張贊同,另一道自然是反對了。
這等大事,原本也輪不上王志遠一個外放的縣令置喙什麼。
只是錦州也屬北地,若是開啟互市,對發展北地的經濟是絕對有好處的,但也有未知的風險。
互市意味著往來的商販會更多。
屆時人流雜亂,渾水摸魚,若是有人藉著關口洞開的時候做點什麼,那後果會很嚴重。
北境是大昭的第一道屏障,這一道屏障,絕對不容有失!
王志遠一邊替老師續茶,一邊問老祭酒是什麼看法。
老祭酒幾乎是肯定的道:“互市最後勢必會開的。”
王志遠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