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那一圍地給你用,想來咱村裡所有人都不會有意見。”村長朗聲笑道。

楊梅心裡有些溫暖,也有些感動。

她做人做事向來都秉持著‘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行為準則。

村長和族長他們支援她的事業,並且肯定了她的付出,楊梅便覺得自己再為村子多做一些貢獻,也是值得的。

“村長,謝謝你和族長以及兩位族老的關照。

可地是村子的,我肯定不能白用。

這樣吧,地我也不買斷了,咱就按照一個月五百文作價。

這個租金收益,同樣納入善水基金會里,用於咱善水村的發展建設。

等村口的幾個批發檔口建起來後,咱也把族學這個建設計劃提前實施起來吧。

我看祠堂那邊終究是有些不規範的,各個年齡層次的都有。

好些水平不相當的混在一起,教學任務也不好帶。

咱乾脆就先把學舍修建出來,再根據水平層次來分班。

到時候,我再讓叔明幫忙打聽找一下夫子來村裡教學。

若是周邊的村子有誰家把孩子送過來咱族學讀書的,也可以收下,交上來的束脩,也算是額外的收入,可以用於夫子的月俸。

村長,你覺得我這主意如何?”楊梅問道。

修建族學一事,村長一直都有放在心上。

只是村子原先本身沒啥經濟來源,村民們現在日子剛剛好過一點,要想提前將辦族學的計劃提上日程,開支勢必就要分攤到戶。

很多村民未必願意掏錢出來,特別是那些覺悟不高的,一個銅板看得比天還大,讓他們掏銀錢一起蓋族學,比割他們肉還心疼。

現在聽楊梅提起來,村長便知道,前期的投入,楊梅肯定要幫著出資墊付了。

村長是既感動又唏噓,直誇楊梅是個有大格局的人。

“前期投入,村子裡現在可能拿不了啥銀子出來。

等年底香皂作坊分紅的銀子算出來後,我做主先扣除掉建族學的一部分開支......”

“村長,你不用想那麼多。

我既然說了村子辦族學的錢款由善水基金會出,就不會出爾反爾再另尋名目剋扣村民應得的分紅。

小吃店馬上就能開張了,到年底之前,一成的股份分紅若是不能支撐族學的籌辦,那我個人會掏錢先補貼上。

咱是一個村的,是一條船上的人,只有咱村子越來越好,我也才會更有底氣、更有勇氣去開拓更大的事業。”楊梅義正言辭的說道。

村長含笑點頭,“好,伯旺娘你放心,今後你要做什麼生意,我們善水村上下一心,一定會是你堅實的後盾。”

楊梅要的就是村長這一句承諾,連忙接過話頭笑道:“那我就先謝謝村長了。

正好,我之前去縣城與德運商號的家主陳大老爺聊過,打算發展一下調味料這塊兒的生意。

現在原材料所需的中草藥材是從外面採購的,但後期我們要做大的話,我自是還會帶著村民們一起做。

原材料,咱也可以自己開荒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