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他當日出手了,馬叔明指定還是會去參加九月初三的鬥詩大會。

想到這裡,楊梅便向馬叔明打聽起了今日自己聽到的事兒。

“叔明,我聽說你們書院有兩個秀才被王員外看重,年後就要轉學去京城的鶴山書院了?”

馬叔明也剛知道訊息不久。

開始的時候,他還挺吃味的,覺得難以接受。

鶴山書院可是大昭排名前三的頂尖學府之一,三年一度的科舉,鶴山書院總能出十來個進士,這可是很了不得的事情。

蔣恆和李乘風原來在養心書院的成績就不如他,沒想到一次鬥詩大會,卻成全了他們,給了他們一條登上青雲的捷徑。

可恨的是,蔣恆和李乘風還特意跑到自己面前來炫耀,滔滔不絕跟他講鬥詩大會當日的盛況以及王員外給他們勾畫的美好未來。

馬叔明挺不甘心的,可後面他冷靜下來後,那點不甘就隨著散去的情緒漸漸消化掉了。

他想起了老祭酒以及老祭酒在車廂裡跟他說過的那番話。

如今老祭酒已經徹底原諒了他當日的失禮,又願意指導他學問上的東西,馬叔明覺得自己收穫的,比蔣恆和李乘風的要更多。

楊老先生可是前國子監祭酒啊!

他是整個大昭教育界最有權威的泰斗級人物。

這樣的學者、大儒,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隱形大佬。

馬叔明的心態很快就調整好了,將竊喜暗藏於深處,每日認真上課,刻苦讀書。

他還將學到的九九乘法表拿出來跟同窗們分享。

羅院長聽說了此事後,還特意將馬叔明叫到宗政堂詢問,對於九九乘法表的精妙,也是讚不絕口。

如今,九九乘法表已經悄然在書院中風靡開來,此事暫且不表。

馬叔明認真回了楊梅的問題:“娘,確有此事。

蔣秀才和李秀才得了王員外青眼,王員外利用自己的關係,將他們保送進鶴山書院。

過完年,他們的學籍就要轉去京城那邊。”

“叔明,你後悔嗎?”楊梅凝視著兒子的表情。

馬叔明搖頭:“娘,我不後悔。

老先生說成功既可以變成障礙,也可以成為心魔。

大勝常經大忍,大敗常因心切。

我只要踏踏實實的,一心一意用功讀書,就算不走捷徑,也能靠自己博出一個前程來。”

楊梅伸手拍了拍馬叔明的肩膀,滿意道:“好,這才是孃的好兒子。”

“娘,您為兒子付出良多,兒子都記在心裡。

兒子一定會好好努力,將來為娘掙個誥命!”馬叔明一臉認真的承諾道。

楊梅燦然一笑,眼角眉梢都飛揚起來了,“好,娘等著我兒子給我掙個誥命夫人當一當......”

馬叔明下午還有課,楊梅也沒敢耽誤他太久。

母子四人吃了頓午飯後,就一道回了書院。

馬叔明說到做到,特意在路邊給門房大爺捎了一個燒餅。

門房大爺拿著熱乎乎的燒餅,笑得見牙不見眼,一個勁兒向楊梅誇讚馬秀才人品高潔。

楊梅現在也看自家崽是越來越順眼了。

她將一隻裝著錢銀的荷包塞給了馬叔明,叮囑他照顧好自己,便帶著馬仲興和馬幼薇坐上騾車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