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的書坊知道《赦荊釵》如今賣得火,自然都想要來分一杯羹。

掌櫃跟老祭酒商量後,決定先跟府城的幾個大書坊先合作,自己的據點,遲些時候再鋪設過去。

馬季禮天天蹲在書局那邊盯著出貨,看到姐姐寫的話本子賣得如此火爆,他的心情無比的激動亢奮。

要不是現在‘我是錦鯉她姑’這個作者引起了太多人的注意了,他都恨不得昭告天下,說‘錦鯉她姑’就是自個兒姐姐。

身邊的所有人都為馬幼薇的成功感到與有榮焉。

在村長的大力宣傳下,善水村幾乎都要沸騰起來了。

一波又一波的人上門恭賀,有的給馬幼薇送來了雞蛋,有的送豆包,有的是一把青菜。

村長甚至還為馬幼薇特意開了一個表彰大會,誇她是善水村的頭號大才女,把她整得面紅耳赤,差點兒不敢出門。

恰逢小孫女錦寶的滿月到了,楊梅就做主在家裡辦流水席,宴請全村的村民一起來吃席,大家一起熱鬧熱鬧,沾沾喜氣。

這一天,善水村熱鬧得跟過年似的,一大早就有大姑娘小媳婦們自發上門來家裡幫忙。

今日的主角是錦寶和馬幼薇,楊梅特意讓她們姑侄女倆都換了身新衣裳。

都說人逢喜事精神爽,今日的馬幼薇看著格外的嬌俏動人。

芙蓉面,杏仁眼,菱角嘴兒,亭亭玉立,來幫忙的婦人們都看直了眼。

“秀才娘,短短時日,我咋瞧著幼薇是大變樣啊!

你可小心些,今日過後,你家的門檻,可能要被上門說親的媒婆給踏平了!”王氏一臉感慨的說。

她是第一批被招進來做豆腐的人,可以說是親眼看著楊梅一家的成長和蛻變的。

之前馬幼薇又黑又瘦,哪裡有現在的精氣神?

自從做豆腐後,馬家人每天早上都要喝一杯豆漿。

掙了銀子後,伙食也大大提高了,三天兩頭就能吃上一頓肉。

這不,肉眼可見的,小姑娘變得圓潤了些,面板也養白了,就連穿的、戴的,都比從前上了幾個檔次。

老話說人靠衣裳馬靠鞍,這話是半點不假。

馬幼薇如今可一點兒不比城裡的姑娘差,就這股骨子裡透出來的自信勁兒,誰敢相信她是鄉下的泥腿子?

“我家幼薇現在才十六,還小,不著急。

我可捨不得早早讓她嫁人吃苦,在家多享幾年福,十八十九再相看不遲!”楊梅笑眯眯的說。

在鄉下,十三四歲說親都是普遍現象,十五六歲成親的也是大有人在。

十七十八都算晚的了,留到十九,那不是留成老姑娘了?

王氏張嘴想說道兩句,可話到嘴邊,又讓她給嚥了回去。

算了,如今的秀才娘可跟從前不一樣了,連村長都聽她的意見,指哪兒打哪兒的,她還是別招人厭了。

“對了,秀才娘,今天這麼個大喜的日子,仲興他不去接他媳婦兒回來一塊兒吃席麼?”羅氏在邊上一邊擀麵一邊問。

楊梅這才想起來劉春草這個二兒媳。

這些日子她忙著調味料和醬料的事情,還真把趕回孃家的劉春草給忘記了。

她正猶豫著要不要趁著這個機會,讓老二仲興去把人給接回來。

忽的,外面傳來了大妮哭哭啼啼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