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了馬季禮回書畫鋪子後,馬仲興便駕著騾車帶著楊梅趕去了縣城。

城裡的繁華程度,跟鎮上完全是兩個等級。

放眼望去,是鱗次櫛比的商鋪和熙熙攘攘的人流。

一幀幀、一幅幅,如同水墨畫卷一般鋪陳開來的喧囂而熱鬧的街市環境,卻流轉著生活裡的煙火氣。

楊梅坐在騾車上左右環顧著,很快便在主幹道一處中心的商業街道上看見了德運酒樓的招牌。

縣城裡的德運酒樓,裝潢風格雖然跟鎮上的一樣,可格局卻更大,顯得更加氣派。

楊梅想著黃家的一品居應該也在這附近了。

果然,過了一個十字街口,便瞧見了‘一品居’的金漆招牌。

德運酒樓和一品居都是做午市和晚市生意的食肆。

但這會兒瞧一品居早早就開門營業了,楊梅忍不住挑了挑眉。

這黃家是被德運酒樓的豆腐菜刺激到了,連早市也一併做起來了麼?

大戶人家設有大廚房,廚娘就會張羅各種早點。

普通老百姓,白粥饅頭鹹菜疙瘩,能填飽肚子就行,沒那麼多講究。

黃家開早市,想掙錢挺難,不賠本就偷笑了,楊梅反正是不大看好。

母子倆先去了養心書院。

比起主幹道那邊的喧囂熱絡,養心書院這一帶,則要清靜許多了。

楊梅從騾車上下來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老腰。

她尋思著等掙了更多錢,就去買輛馬車。

有遮風擋雨的車廂,在車廂裡鋪著一層褥子,放上茶几和矮榻,出門坐著會舒服許多。

“仲興,你留下看著騾車,娘去去就來。”楊梅叮囑道。

馬仲興應了聲好。

楊梅踩著石階,來到了養心書院的大門外。

這會正趕上了書院學子們上學的時辰,三三兩兩的學子穿著統一的院服,提著書袋進了書院。

看到婦人打扮的楊梅出現在書院門口,很多學子朝她投來了打量的目光。

而這其中,恰好便有陳紹明。

陳紹明一眼就認出了楊梅。

他歡快的喊了聲‘馬大娘’,提著袍角噔噔噔躍上了最後兩級石階。

“陳少爺,是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