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二太太覺得自己老爺請人吃飯沒錯,就是分寸問題還是把握得不太好。

秀才娘到底是一介婦人,身邊沒有兒子閨女陪同,與自家老爺同桌吃飯,難免惹人閒話。

陳二太太交代管事去備車,又叫來貼身伺候的婆子為自己更衣,打算趕過去德運酒樓,與丈夫一道陪這位秀才娘用飯。

婆子擔心自家太太怕是誤會了什麼,想要勸上兩句。

陳二太太擺了擺手,笑道:“我是那種胡亂吃醋的人麼?

我這麼做,一來也是趁著這個機會跟馬秀才的娘結交。

三弟妹上回就說這個秀才娘是個妙人,我也想會會。

二來嘛,也是不給外人留下閒話的把柄,這樣對二老爺,對秀才娘都好。”

婆子明瞭的點了點頭,沒敢再多嘴,手腳麻利的幫陳二太太整理好了妝發。

另一邊,楊梅隨著陳二老爺走進了德運酒樓。

鎮上最大的兩家食肆,一間是陳家的德運酒樓,一家就是黃家的一品居了。

都說不是冤家不聚頭,德運酒樓和一品居都在同一條大街上,只是一家在東,一家在西,中間隔著其他商鋪。

正值飯點,德運酒樓的大堂裡已經坐著八九桌食客,瞧起來,生意還不錯。

胡掌櫃是認識楊梅的,看到東家引著秀才娘來酒樓,連忙迎上來招呼。

“東家,我給您和秀才娘安排個包廂吧!”胡掌櫃提議。

楊梅覺得自己和陳二老爺二人用飯,在密閉的空間裡不太合適。

她含笑道:“不用了胡掌櫃,在大堂用飯便好,那邊靠窗的位置就挺不錯!”

陳二老爺原本覺得大堂鬧哄哄的,用膳的舒適度不太好,可轉念一想就明白了楊梅的顧慮。

“就按秀才孃的意思,找個靠窗的位置吧!”陳二老爺道。

胡掌櫃見兩位正主都這麼說,便立即叫跑堂小二去泡茶,提醒要用好茶葉,自己則趕去了廚房安排上菜。

楊梅剛剛大致瞟了幾眼鄰近幾桌食客的飯菜,幾乎每一桌都有上豆腐菜。

紅燒豆腐、滷豆腐、五香豆腐乾、豆腐釀肉這些,都是食客們常點的菜餚。

陳二老爺替楊梅倒了一杯茶,笑呵呵的跟楊梅分享了一個好訊息。

“縣裡王員外每年都要辦一場鬥詩大會。

前年和去年,他們詩會的席面都是從一品居酒樓定的。

今年王員外打算換換口味,準備從咱德運酒樓定豆腐宴。”

楊梅哦了一聲,嘴上道了聲‘恭喜’,心裡想著的卻是做局試探秀才兒子的那茬子事兒。

她尋思著一會兒用完午飯,得順道去趟書畫鋪子,跟老先生商量一下具體實施的細節問題。

對於‘用人’和‘做戲’這個度,楊梅多少還是有些忐忑的。

畢竟不是自己的人,她怕會失控。

她的初衷是為了兒子,可不是要坑兒子啊!

陳二老爺正要跟楊梅說燒製茶具的事情,胡掌櫃面色古怪的上前來告訴他:“二太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