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這話讓街坊鄰居們聽得心口怦怦直跳。

她們今兒也聽自家男人說了,伯旺娘又做了一種叫‘香皂’的東西出來,說是比澡豆更好用。

她們男人可說了,這東西要是推廣開了,一定會像豆腐一樣受歡迎。

到時候他們除了能賣豆腐掙錢,還能再多一個香皂的進項。

楊梅剛剛說‘集資’啥的,她們沒咋聽懂。

但後面那言下之意,她們卻是聽得明明白白的。

黃家現在能打上豆腐的主意,將來豈不是要變本加厲,打上香皂的主意?

他們的生活好不容易靠賣豆腐改善了許多,日子過得有了些盼頭。

伯旺娘若是被逼得不得不賣了豆腐方子,連豆腐作坊也做不下去了,估計也會歇了心思不願意再倒騰香皂出來賣了。

那他們的財路不也要跟著斷了?

這怎麼行?

街坊鄰居們交頭接耳,越說越生氣。

人就是這樣,當事不關己時,他們可能會站著說話不腰疼,會慷他人之慨,也可能會同情,但不會感同身受。

只有威脅到了自身的利益,刀子割在了自己身上,他們才會緊張,才會痛,才會感到憤怒。

就像現在,街坊鄰居們為了維護他們的利益不被侵犯,為了牢牢護住自己的財路不被切斷,他們比楊梅本人還要上心幾分。

約好晚些時候一起去村長家後,楊梅帶著幾個兒女先回了家。

馬伯旺滿臉愁容,看著娘欲言又止。

馬仲興沒忍住,氣得破口大罵。

要不是理智尚在,他還想把馬通那些人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一遍。

劉春草見家裡氣氛不對,沒敢吱聲,默默把涼掉的餃子拿回去廚房重新熱了一遍。

馬幼薇擰著黛眉問楊梅:“娘,咱該怎麼辦?

黃家背後可是有知府給他們撐腰,要是他們非要得到咱的豆腐方子,咱小胳膊能擰得過大腿麼?”

楊梅從容一笑,反倒是家裡心態最輕鬆的那一個。

說實話,她最開始聽到黃家要買豆腐方子的時候,還真有兩分‘靴子終於落下來’的感覺。

有一點緊張,但沒有太意外。

有人打上了豆腐方子的主意,那隻能說明,豆腐已經走進了許多人的視野。

他們也認可了豆腐的潛力,判斷豆腐行業的前景,有利可圖。

黃家可能是第一個盯上豆腐方子的,但不會是最後一個。

害怕和不安是最沒用的情緒。

不想被欺壓,不想被蠶食,那隻能努力變強大。

自身夠強,才能有與強者對抗的力量。

這是楊梅在現代靠自己白手起家摸爬滾打時,常常拿來提醒激勵自己努力向上爬的座右銘!

楊梅眸底含笑環視三個兒女還有幾個因為氣氛驟變而安靜乖巧無比的孫子孫女們一眼。

“你們都別緊張過度,該吃吃,娘不怕黃家。

當初讓村裡人來拿豆腐去賣,現在他們也靠豆腐掙到了錢,跟咱已經成了利益共同體。

黃家想要強買方子,侵犯的可不是咱一家子的利益。

你們不必擔心,娘心裡有應對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