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書畫鋪子,楊梅心情頗為愉悅,哼著小曲兒去了市集。

再次來到老胡的豬肉檔,楊梅發現老胡的生意比從前好了許多。

倒不是因為來買肉的人多了。

而是老胡從宋小刀那兒拿了豆腐,成為了他手下發展的‘分銷商’之一。

老胡喊來了家裡媳婦和閨女,就照著之前楊梅和馬仲興擺攤的位置,支了個小桌,在那兒賣起了豆腐。

之前楊梅就在老胡肉檔賣了一天豆腐,次日老胡就直接撿漏,從宋小刀那兒拿了貨,賣給了回頭客。

自從賣了豆腐,老胡每天做生意的收入翻了兩番,豬肉也比過去賣得更好了。

見了楊梅這個財神爺,他笑得露出了牙花子,“馬大姐,好些天沒見著你來買肉了。

哎呀,我現在也學你賣上了豆腐,多了項收入,感謝你呀!

今天我這裡的整副豬下水都免費送給你,權當是我的心意。”

老胡的感謝很熱切,楊梅能感受到對方的真誠。

“免費送那可不行。

你賣的這豆腐,也是從我家拿的貨,我也有錢掙,還不用自己出攤做生意,省事不少呢!

咱有錢一起掙,過幾日豆腐的副食品會加量做出來,到時候還希望老胡兄弟多賣一點啊!”楊梅直言道。

老胡忙說‘沒問題’。

楊梅在肉檔前挑了一隻豬蹄,又切了三斤肉,打算晚上回去包一頓餃子。

“馬大姐,德運酒樓最近也推出了豆腐菜,也是從你家拿貨的吧?”老胡邊用荷葉包肉邊問。

楊梅笑著說是,向老胡打聽德運酒樓生意如何?

老胡說:“聽說他們最近生意可好了。

馬大姐你不知道吧?德運酒樓的總號是在縣城那邊。

我也是聽縣城的親戚說的哈,德運酒樓原本生意是比不過一品居的。

最近就是靠推出這一個系的豆腐菜,狠狠把一品居壓了一頭。

咱鎮上也有一家德運酒樓,就是鎮上人口比不得縣城那邊。

還有鎮上老百姓們日子也比不得縣城裡的人富裕。

像咱這樣的尋常百姓,基本上都是市集上買了豆腐回家自個兒做對吧?

縣城那邊有錢的,連肉都是吃一碗倒一碗,有新奇的豆腐菜吃,下館子不帶啥猶豫的。”

老胡連說帶比劃的,表情誇張又生動,都把楊梅給逗笑了。

聽到德運酒樓把一品居的壓下去了,楊梅也挺歡喜。

就是不知道後面一品居會不會跟德運酒樓鬥法,也買豆腐回去跟德運酒樓打擂臺?

‘資本’鬥法,殃及池魚。

楊梅不想當炮灰,自然是能避就避。

一品居要是找上門來買豆腐,楊梅不會跟錢過不去,該賣還是會賣的。

楊梅這會兒還不知道,她想一視同仁賣豆腐給一品居,人家黃家卻正盤算著要吃下她的豆腐方子呢!

起因剛剛肉檔的老胡已經說了,一品居最近被德運酒樓搶走了不少生意。

兩家本來就是競爭對手,一直以來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中秋月餅那一茬,黃家已經輸給了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