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一早到了鎮上後,先去了錦繡坊。

上回馬幼薇接的那批繡活已經全部都做好了,楊梅這趟出來順便替閨女把繡品交回去。

聽說馬幼薇這次不再接繡活了,梁姑姑還有點可惜。

“幼薇的手藝很好,她繡的花樣子在我們這裡很受客戶喜歡。”

楊梅不好說閨女現在一顆心撲在了寫話本子上面,只推說家裡有事需要她幫忙照看。

梁姑姑也不便強人所難,驗收完繡品後,很利索的給楊梅結算了工錢。

拿完工錢楊梅沒有馬上走,她在繡坊裡仔細挑選了幾塊料子,打算給家裡的大人小孩都做一套新衣。

生活條件好了,物質也要適當的提升一下。

掙錢幹嘛來的?不就是為了享受生活麼?

兜裡有了銀錢,楊梅花起來特別有底氣。

掌櫃還是第一回看楊梅這樣大方,開玩笑問了一句:“秀才娘最近也靠賣豆腐掙到錢了?”

這話原本就是調侃,沒想到楊梅卻挺吃驚,追著掌櫃問:“掌櫃這話是什麼意思?”

掌櫃還以為楊梅自忖是秀才老爺的娘,看不起做生意的商販走卒,忙認真解釋起來:“秀才娘莫惱,老朽剛剛失言了。”

楊梅忙表態:“掌櫃的,你誤會了。

我沒有生氣,我就是覺得這話聽著新奇。

你剛剛怎會有此一問?”

掌櫃看楊梅的臉色確實不像生氣,便呵呵笑道:“秀才娘肯定知道咱這鎮上最近興起了一種叫豆腐的食物吧?”

楊梅心說如何不知呢?這玩意兒還是老孃做出來的。

她笑眯眯點了點頭。

掌櫃繼續道:“這豆腐的確味道不錯,開始只是有人在市集那邊賣。

後來,賣豆腐的和買豆腐的漸漸就多了,還傳出來幾個挺有意思的順口溜。

說什麼‘扛大包不如賣豆腐,省力氣還有面子’、‘吃肉不如吃豆腐,又省錢又滋補’。

更好笑的是那句‘吃虧不如吃豆腐,掙錢還得賣豆腐。”

掌櫃說完最後一句順口溜都忍不住笑出了聲。

他拍著大腿道:“這陣子就連老朽那個不成器的兒子都說要去賣豆腐,說有朋友靠賣豆腐掙到了錢。

老朽剛就是想到那順口溜,跟秀才娘你開個玩笑。”

楊梅嘴角抽了抽,沒繃住,也跟著呵呵笑了幾聲。

‘豆腐’這東西,都快給宋小刀他們玩壞了。

不過能想出這樣的順口溜當宣傳標語,證明宋小刀還是有幾把刷子的。

“掌櫃的,多謝了。

豆腐這東西,好吃不貴,營養價值確實不比肉差。”楊梅斂容笑道。

掌櫃的也認同楊梅這話,將包好的料子遞給了楊梅。

楊梅付了二兩銀子,揹著揹簍出了錦繡坊的大門。

走在路上,楊梅還真隱隱聽見了豆腐的叫賣聲。

她彎了彎唇,繞過兩條大街,直接去了馬季禮所在的書畫鋪子。

夥計栓子看到楊梅,咚咚咚的跑出來打招呼:“大娘是來看季禮的?”

楊梅淡笑著搖了搖頭。

馬季禮已經十四了,又不是三歲孩子,需要她這個老母親三不五時的過來看兩眼。

“看季禮只是順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