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馬幼薇去河邊洗衣裳,馬大妮和馬二妮就在家裡打掃院子和餵雞。

馬伯旺天剛亮就出去打豬草,回來還得清洗豬圈,給自留地裡的菜澆水施肥。

馬大寶和馬小寶今天沒出門瘋玩,圍著自家做木工活的爹轉,嘴裡嚷嚷著要馬仲興給他們做把彈弓。

馬仲興的全部專注力都在做模具上,對倆兒子的歪纏,是既煩又敷衍。

楊梅將陳荷花的早食做好了給端進大房屋裡去,趁早提著個籃子就出了門。

等從族長家回來的時候,楊梅的籃子裡多了二十斤的蓮子。

她將蓮子泡上後,見時辰不早了,這才張羅著支桌子吃早飯。

這一天,楊梅是忙得腳打後腦勺。

中秋馬上就要到了,她能不能借著這個機會掙上點快錢,就看月餅能不能做成功了。

馬仲興的月餅模具沒那麼快就打磨好,所以,做月餅的時候,楊梅就省略了壓模的環節。

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傍晚。

楊梅早上的自信,在連續兩次失敗後,已經磨滅的差不多了。

這一籠月餅,是楊梅最後的希望。

如果還是失敗,那她也就沒必要再折騰了。

楊梅總結了前面兩次失敗的經驗,重新在麵皮和餡料上調整了比例。

將原來的二八調整為三七,又將燻蒸的法子,改為幹蒸。

楊梅將月餅放下鍋後,親自守在灶膛前看著火。

為了防止水蒸汽掀開鍋蓋滲透進去,楊梅用乾淨的棉布將大鍋四面的縫隙都圍得嚴嚴實實的。

鍋蓋上面,壓著家裡切肉切菜的大案板,案板上面,是一隻二十斤重的大秤砣。

楊梅一邊往灶膛裡添柴火,一邊感嘆著:“果然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啊!”

馬幼薇下午在教馬大妮學刺繡,自己也繡上了一陣子,這會兒看天色不早,就過來廚房看看。

一聽娘嘀嘀咕咕的說著什麼,不由笑著問:“娘,您說啥呢?”

“娘是說,想象的和做出來的,還是有差距的。

娘這一籠要還是不成功,就不折騰了。”楊梅悵然道。

馬幼薇就安慰楊梅:“娘,您第二回就比第一回進步不小,第三回,肯定能成功的。”

楊梅嗯了一聲,忽然想到了她的錦鯉小孫女,眼神一亮,忙拍了拍手,起身就往廚房外面走。

她得洗個手去抱一抱小孫女。

她的錦寶可是錦鯉小公主轉世,一定能帶來好運氣。

楊梅腳步匆匆就往大房那屋去,把原地的馬幼薇都整不明白了。

“錦寶醒了啊,呵呵,來來來,讓奶奶抱一抱!”楊梅熱情的迎上去,將襁褓裡的小公主接了過來。

小公主轉著琉璃般清透的小眼睛,咿咿呀呀的衝著楊梅說嬰兒語。

【奶,我要出去,奶你快帶我出去溜達溜達】

楊梅並沒有讀心術,也不懂嬰兒語,沒辦法理解小公主的意思。

不過這會兒天氣不太冷,也沒風,她就抱著小公主出了屋子。

先是在廚房裡轉悠一圈,又在院裡的馬紮上坐下來,讓大寶和小寶還有二妮過來陪妹妹說話。

小公主覺得這個家還是奶奶最瞭解她。

嗯,小公主暗暗下定決定,以後要好好孝順奶奶,投胎前夾帶的私貨,別人通通沒有,都給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