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這個決定,並沒有得到兒女們的支援。

原因無他,月團這種東西,村子裡家家戶戶都會自己做。

每年中秋賞月,吃個月團也算是應應景,但這玩意兒它不是必須的啊!

馬伯旺向來不得孃的喜歡,通常在這樣的時刻不會輕易開口發表意見。

馬仲興心思活絡一點,直接就把問題癥結講了出來。

“娘,咱做月團賣給村裡人的話,恐怕沒人會買的。

這東西,哪家娶進門的婆娘不會做?

誰還花錢買啊,您這主意,怕是不成。”

馬幼薇也是這個意思。

“娘,月團怕是不好賣的。

除非咱不是賣給村裡人,而是拿到鎮上,甚至是拿到縣城去賣。

不過您也知道的,四喜糕點鋪子做的挺大,縣城和鎮上都有鋪面。

鎮上那些有錢人,過節肯定是去他們店裡買月團,不可能在路邊跟咱這樣的農家人買的。”

楊梅知道馬仲興和馬幼薇說得都是中肯的意見。

不過她心裡還是有自己的想法。

“娘心裡有自己的打算,你們不用太擔心。

老二你那手木工活還行,娘就給你落實個任務。

你晚上就開始琢磨,明天給你一天的時間,務必把娘要的模具給倒騰出來。”楊梅看著馬仲興說道。

馬仲興被自己娘這目光盯著,有種如芒在背的感覺。

“娘,您要我做啥?”

“一個月餅模具而已。

一會兒吃完飯,娘給你個圖紙,你要照著我要的尺寸和要求雕刻打磨出來。

孃的月餅生意能不能取得成功,這個模具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你給我上心點。”楊梅交代著。

馬仲興不僅如芒在背,還鴨梨山大,嘴裡的滷大腸,都沒開始那麼香了。

馬幼薇和馬伯旺見娘已經有了決定,也就沒再多說什麼。

晚飯後,馬幼薇帶著倆侄女收拾碗筷打掃廚房。

楊梅進了秀才兒子馬叔明的屋子,從櫃子裡翻出來筆墨紙硯,開始畫模具圖形。

毛筆握著有點不習慣,楊梅畫費了兩張紙,心疼的不行不行的。

這年頭紙可貴著呢。

一般人家要供一個讀書人,光筆墨紙硯的消耗,就是他們承受不起的重擔。

要不然,他們這些農家人也不會捨不得買草紙來如廁。

還得繼續用竹籤那樣可迴圈使用的,讓楊梅一提起就痛苦得要裂開的老方法。

不行,她受不了了。

必須掙錢致富,不為了別的,就為了上大號能有草紙用,她也得趕緊把生意做起來。

現代月餅的種類繁多,但比較經典的,還是蓮蓉、紅豆沙、五仁這幾款。

楊梅晚上嘗過了四喜糕點鋪子的月團了。

說實話,夥計說得皮薄餡多,這在楊梅看來並不合格。

四喜糕餅鋪子做的月團,滋味的確比馬幼薇在路邊買的要好。

可在嘗過了後世各種風味月餅的楊梅看來,這裡頭可挑剔的地方還很多。

首先是皮不夠緊緻,薄是薄,但容易掉餅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