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開機(第2/4頁)
章節報錯
但這位雖然為人低調,但乾的事情可有很多。
比如在《時代》雜誌封他被評為為“亞洲英雄”。
可以說是他一手締造了華語電影的大片時代。
他同時又對好來塢八大電影公司瞭如指掌,是海外發行華人第一。
劇本圍讀是從西方傳過來的,由演員按照分配給各自的角色依次進行整劇的朗讀。
主要功能是全面瞭解劇作,理清故事脈絡,以及幫助演員認識不同角色各自的特點等等。
在這個過程中,演員就要試圖走入角色,開始“扮演”起來。
之後就是討論環節,這個時候導演會“引蛇出洞”地讓大家暢所欲言。
談談對劇本和角色的感受,甚至是對於未來創作的計劃和打算。
不光是演員參與圍讀,幕後的工作人員,比如燈光、錄音、道具等。
在圍讀的過程中,根據演員的狀態去調整或者查缺補漏之前的設計。
整個圍讀過程中,程臣和周董都表現的非常低調。
畢竟在座的各位都是演繹界的前輩,更何況他們倆還不是那種純粹的演員。
畢竟兩人頭上還頂著音樂天王的旗號。
程臣稍好點,他跟周星弛合作過也出演過不是影視劇,且反響還不錯。
周董就有點難熬了,他拍的那些劇在各位眼中可不算有資歷。
不過,辛虧之前有了程臣的打磨,此時的他坐在這裡也算有些底氣。
“好,現在開始圍讀……”
圍讀一共持續了三天,這三天時間裡,程臣充分的體會到到了大劇組的專業。
當然,專業也就意味著燒錢。
這部電影一共投資3.6億,堪稱奢華。
而這絕對是最有畫面的古裝片,甚至有些畫面會讓人誤以為是特效效果!
光群演2萬名演員,裡面皇帝穿的龍袍也不是普通的龍袍。
龍袍是80多名工人用了一個月趕製而成。
用金線訂滿了18k金片,重約40公斤,價值100多萬。
而黃金盔甲更不簡單,360度鍍金,發哥穿這身盔甲,需要7個人花費三個小時才能穿好。
劇組特意定製的保險櫃來存放龍袍與盔甲。
就衝這一點,這片用花錢如流水形容絲毫不為過。
但誰讓導演是國師呢,這部片子國師拍出來就是要拿獎的……
圍讀結束後演員們又飛向京城,召開開機儀式。
現場來了許多媒體,其中不乏一些官媒,沒辦法,國師就是有排面。
開機儀式過後,便是採訪階段。
由於發哥和鞏皇齊齊亮相,吸引了許多媒體的人注意,程臣等人的壓力小了許多。
但程臣作為主演之一,也遭到了媒體們的追問,他跟周董一起面對記者們的長槍短炮:
“二位都是第一次參加張導的電影,請問會不會有壓力呢?”
“前段時間有人拍到你們喝醉酒的,請問你們那個時候就已經跟劇組接觸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