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華藝兄弟(第2/4頁)
章節報錯
僅僅兩部電影,讓王氏兄弟倆賠了個底朝天,純純的教做人系列。
不過幸好有馮小鋼在,憑藉一部《沒完沒了》斬獲了5000萬票房,直接挽救了華藝兄弟。
看明白形勢的兄弟二人,開始把注意力放到了馮小鋼身上。
因為馮小鋼的作品,和陳大導和姜紋有很大區別。
姜紋的電影喜歡誇張和放大表現力,有一種戲劇化的風味,所以很難讓人看懂。
陳大導想表達的實在是太多,電影的哲理性和象徵性很強,更趨於藝術。
但馮小鋼跟這位都卻不同,草根出身的他更明白大眾想要什麼,想看什麼,想知道什麼,共情力很強。
所以後面才能拍出《大腕》、《天下無賊》、《唐山大地震》等作品。
也正是有了馮小鋼的這些作品,才讓華藝兄弟真正在娛樂圈站住了腳。
有一句話叫:
娛樂圈的半壁江山是華藝,而華藝的半壁江山就是馮小鋼。
從此以後,華藝兄弟開始蓬勃發展,並簽下了很多知名影星……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馮小鋼成就了華藝,同時也讓華藝太過依賴他。
就在今年馮小鋼在外面註冊了自己的公司,這個苗頭才剛剛冒出就立刻被王氏兄弟發現了。
於是就有了上面王中壘採訪時說的這段話,其實馮小鋼所謂的“困惑”“拍不了電影”這類的話都只不過是他出走的訊號。
而王中壘在採訪中大打感情牌,什麼跟馮小鋼認識多年,雙方彼此信任依賴寬容之類的話。
說這些話,都不如實實在在的利益。
華藝兄弟經過馮小鋼成立公司單幹的事情,看的也開了,人要走怎麼留?
股份唄!
王氏兄弟勸阻了準備“離家出走”的馮小鋼。
倆兄弟也不再把他當成打工仔,二話不說掏出股份,以合夥人的身份對待他。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馮大炮搖身一變成為馮總。
華藝用一小部分股權,徹底把他拴住。
當然,這個時間點王氏兄弟還在糾結是否用股份留住他。
所以,王中壘才在採訪中一副禮賢下士的模樣,對馮小鋼的態度十分親和甚至是低聲下氣。
而他口中的《寶劍太子》正是馮小鋼正在籌備、後改名為《夜宴》的電影。
這部電影是將中西名劇結合在一起,分別是曹禺的《雷雨》和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
就型別來說,這是一部宮闈片,不是武俠片,動作在本片只佔了一小部分。
從佈景、服飾、道具到整體視覺效果上本片均超越了之前的幾部古裝片《英雄》、《十面埋伏》和《無極》,製作十分出色。
當然,這部片子在拍出後被罵的也很慘。
有人說《夜宴》最大的失敗在於敘事的拖沓蒼白和對白的不倫不類。
根植於《哈姆雷特》那複雜幽深的人性故事被表層情調的無節制的反覆渲染抹殺殆盡。
只剩下了形式上的所謂“黑暗”、“陰鬱”。
這種單一雷同元素的重重疊加令觀眾倍覺疲憊,於是很難將個體情感帶入影片情緒。
也有人說它劇情漏洞頻出,使整部影片缺少說服力。
更缺少深沉厚重的打動人心的邏輯力量。
一切都過於舞臺化,我們只是在看一部刻意演出來的東西。
但是不管媒體、影評人怎麼說,成績卻是實打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