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卡!轉場!”

王三日拿著喇叭大聲道。

在劇組待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整部戲也已經完成了四分之三。

程臣徹底見識了港省劇組拍片的速度。

從劇組人員的專業度和人員組織協調上,都讓程臣大開眼界。

之前他在《功夫》劇組不是沒見過如此專業的劇組,但礙於周星弛個人風格。

他的片子每個鏡頭都是反覆琢磨,前期工作做好之後。

倘若現場他有更好的選擇,還是會順應靈感迸發瞬間的念頭。

這樣也就導致整個劇組雖然專業效率高,但往往會耗費更多的時間。

當然,周星弛電影的質量也會隨著他這份較真和打磨而提高。

但王三日不同,《小魚兒與花無缺》這部劇是他擔任編劇和導演的。

他會提前將分鏡全部準備好,現場改動的情況少之又少。

而且他對演員的要求很高,還會嚴厲要求劇組的工作人員提前熟悉劇本。

這樣在拍攝的時候,各個環節出問題的狀況就會少很多。

當然,《小魚兒》的製作班底也是跟隨他南征北戰的老班底了。

跟導演王三日的配合度很高,基本上他一個動作,攝像和燈光就會明白他的意思。

港省影帝,曾經扮演過“肥貓”的鄭則士,在《吐槽大會》上說過:

港省電影最低潮的那幾年,王三日一直堅持開工拍戲。

實實在在養活了一大批幕後的工作人員!

也正是那段時間瘋狂的拍片,才打造他手中這批配合度極高的班底和令人驚愕的拍片的效率。

當然,這批跟隨王三日來內地拍戲的劇組人員也有個最大的毛病。

看不起內地的工作人員甚至是演員。

這點程臣作為主演感知不算強烈,但也被某些副導演暗戳戳的排擠過。

對聽不懂粵語的演員他們異常的暴躁,甚至在化妝排隊的時候也都是優先港省演員。

哪怕是港省演員接下來不上戲,內地演員也要老老實實的在旁邊等著。

同樣是配角,港省的配角的片酬往往是內地配角的好幾倍。

劇組正式拍戲的時候這種不公正的待遇還有許多。

範小胖不止一次的跟程臣私底下吐槽過。

就連一向澹定的元泉都被劇組的工作人員氣得當場發脾氣。

結果呢?還是被冷處理掉,根本沒人搭理她。

最後還扣下一個“亂髮脾氣耽誤劇組進度”的帽子。

一向在劇組充當老好人的王博沼為此跟那名劇組工作人員理論。

結果被人指著鼻子用粵語罵了一連串髒話。

內地演員聽著一臉懵,港省工作人員則是抱胸站在旁邊沾沾自喜。

這些事兒都是程臣聽範小胖說的,當時他並不在片場。

“太過分了!程哥我聽了都咽不下這口氣!”

範小胖氣得兩腮圓鼓鼓的,一雙大眼睛裡也全是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