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籠城寨是一種建築風格,又叫筒子樓,一般存在閩省一帶。

而魔都的隆昌公寓,便是這樣一座建築,距今將近100年的歷史。

幾經歲月的蹉跎輾轉,與周邊其他現代都市建築顯得頗為“格格不入”。

庭院內,整個公寓就如同一座古羅馬鬥獸場似的筒圓形建築。

中間是寬敞的院子,如同一個大廣場。

被周邊呈土灰色的五層樓房團團圍住,猶如“圍城”一般。

站在院中仰望,形同坐井觀天的青蛙。

《功夫》中的豬籠城寨便是在這個地方拍攝完成。

不得不說,看過電影的人都對這個造型奇特的景點影響深刻。

尤其是那招“從天而降的掌法”,絕對是本片的名場面。

為了營造電影的生活氣息,早在開拍前的半個月。

周星弛便讓所有群員完全照著劇本的要求,在這裡生活。

演員為了熟悉一個角色,為了深入瞭解,去體驗屬於角色的生活。

我們常說的體驗派演員,便是如此。

比如鞏皇拍《紅高粱》之前,就曾在拍攝地體驗了兩個多月的生活。

為了戲中一幕挑水的鏡頭,她耗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練習。

右邊肩膀磨破了就換左邊挑,左邊破了再換回右肩。

而鞏皇也一直是用這種方法進入角色拍《菊豆》她學會了染布。

拍《秋菊打官司》她學會了陝省話,甚至現在跟陝省人交流也沒問題。

其中最誇張的要數張振,他為了演好《一代宗師》一線天這個角色。

拜師了八極拳第八代傳人學習內家拳法。

在拜師前,老師問張振:你是真練,還是為應付電影練個架子?

張振回答:真練。

然後一練就是三年,電影還沒有拍完,他把自己變成了練家子。

2012年12月在喜都舉辦的“八極拳大賽”上,張振最終奪得冠軍,全國比賽一等獎。

外界戲稱,他武術家的身份才是正職,演戲只是兼職。

時間線回到2003年,如今的影視圈能做到這種地步的演員並不多。

而《功夫》則是按照好來塢的製作流程在走,國內鮮有。

今天的這場戲則是一場大戲,拍攝的內容便是隱藏在豬籠城寨的三大高手跟斧頭幫的矛盾。

這場戲恰好是程臣昨天拍的那場戲的前因,因為是大場面戲份,所以挪到了今天集中拍攝。

拍攝剛開始的時候一切順利,程臣也從中學到不少的東西。

尤其是周星弛上場的時候,首先可以確定一點。

周星弛的演技真的特別好,進入表演狀態的他跟私下裡的他簡直是判若兩人。

而且是讓人完全聯想不到的這是同一個人,雖然他們共用一張臉。

簡而言之就是,不會讓人跳戲。

除了無厘頭搞怪、誇張的造型、前衛甚至有些非邏輯的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