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講本草綱目和李時珍與現代人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不然,本草綱目只是個名號比喻。

其內在核心是呼籲國人要珍惜傳統文化,不要崇洋媚外。

開頭第一句歌詞就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如果華佗再世,崇洋都被醫治……”

第三首,《青花瓷》。

如果說非要選擇一首國風歌曲扛鼎之作《青花瓷》絕對上榜。

不得不說,文山的歌詞絕對是華語樂壇中的佼佼者。

他筆下的《青花瓷》宛然一出煙雨朦朧的江南水墨山水,意境優美。

而且此歌多次出現在高考題目中,令無數考生為之絕倒。

一句“聽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火速在後世的短影片平臺令這首歌煥發第二春。

第三、四首,《千百度》《清明雨上》。

作為許松的兩首國風代表作,前者曾被《大學語文》選錄。

此歌一出迅速屠榜各大音樂榜單,歌詞描述的畫面讓人不由得沉浸其中。

其中蘊藏著的典故讓人驚歎作詞人文字功底的強大。

《清明雨上》副歌部分驚為天人,從旋律到歌詞讓人無一不喜。

“紅雨瓢潑泛起了回憶怎麼潛”,配上婉轉悠揚的曲調,哀而不傷,直擊人心。

雖然後來有魔都演唱會改的戲腔很美,但程臣更加偏愛之前的版本。

徽省老鄉的羊毛,程臣這次含淚給薅個乾淨。

第五首,《三國戀》。

三國作為英雄美人的時代,小兵卻無人注意,這首歌便是透過小兵視角描述那個龐大又壯麗的年代。

當年這首歌在網咖、KTV瘋傳,傳唱度非常高。

而像這種敘述恢弘曆史的歌曲,程臣如今一首都沒有。

這首歌作為急先鋒,極大豐富了程臣的樂曲庫!

第六首,《煙花易冷》。

程臣快把周董給薅禿了,但沒辦法,這首歌程臣實在是太愛了。

該曲歌詞源於北魏時期楊炫之所著《洛陽加藍記》的故事:

洛陽城中一名皇家將領因緣邂後女子後,倆人一見鍾情並且私定終身。

此時將領卻被朝廷徵調至邊境征戰,在連年的兵荒馬亂中,帝都洛陽已淪為廢墟,殘破不堪。

最後女子苦守將領不遇後,落髮為尼,待將領歷經風霜歸來尋至女子所出家的加藍古寺,她卻早已過世。

人們告訴將軍,這裡一直有一個女子在等他……

有典故在,為它披上了一層傳說色彩,將軍和女子的悽美愛情,大眾就喜歡這種調調。

抄這首歌的時候,程臣腦海中自動浮現出MV的畫面,這首歌真的非常適合拍攝成MV。

第七首,《赤伶》。

關於這首歌,網上有許多言論,爭論的點便在於它的背景故事……

其實從其歌詞中不難看出,致敬老英雄的情緒確實有,但也被某些營銷號過度消費。

雖說訊息真真假假但也絲毫不阻礙它被眾多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