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老人皇的考驗(第1/2頁)
章節報錯
最近姬止和玉隱都有些煩惱。
玉隱邀請姬止訪問天元皇朝,姬止欣然答應。
兩人在大周皇朝的禮部大臣和天元皇朝的隨訪大臣面前交談甚歡,達成好幾項協議,從邊防設立貿易城到軍事和平協議,對雙方大有裨益。
兩方大臣見狀都眉開眼笑。
大周皇朝和天元皇朝相鄰,在前天元皇朝統治期間,雙方關係一直不怎麼樣,大周皇朝認為對方是一群只知道武力統治的蠻子,天元皇朝認為對方搞什麼虛情假意的公平正義,做作的道德標兵。
兩方治國理念可謂南轅北轍。
到了玉隱執政時,兩國關係才有所改善。
大周的律法制度對於九州來說獨樹一幟,和整體氛圍格格不入。
人們都想不明白,到底是出於什麼理由,才會把律法和國運相銜接,這不符合一人成道哪管身後洪水滔天的修行認知。
這是大周先帝舜帝定下的基調,大周自己也想不明白。
人們都說是舜帝看到未來,看到這樣的國運對大周最有利,才讓律法和國運相連。
從結果來說,大周確實很強。
九州歷史何其之久,皇朝起起伏伏,有的崛起,有的衰敗,還有的直接退出,只有大周皇朝,穩居國力前三之位,從不動搖。
別的皇朝強弱與否,要看皇帝是明君還是昏君,若是連續出現昏君,讓國家動盪,這個皇朝就危險了。
大周的皇帝不論是明君還是昏君,國家都是井然有序,不會出現動搖根基的事情。
而且現在還有喜好秩序的江離成為人皇,給九州眾修士做了表率,諸勢力也漸漸改變風氣,讓大周不算太顯眼。
最強之人都按照規矩行事,他們合體化神元嬰修士有什麼資格恃強凌弱?
雙方大臣退走,兩人對視一眼,臉一垮,齊齊嘆氣。
“魯班宗的事情怎麼解決?”
“天知道。”
“人家自願去你們大周,那可是四位合體期修士外加無數化神元嬰,有什麼不高興的?”
“他們目的不純啊玉隱同志!”
“同志?”
“是江離教給我的名詞。對了,要不這件事問問江離,他鬼點子最多。”
“我看行,但別叫白宏圖,這兩個人不能呆在一起,不然肯定能搞出大事情。”玉隱叮囑,對這兩位在一起幹過的事情記憶深刻。
老人皇考驗人皇候選的思維敏捷能力和口才,於是出了一道題,說要把梳子賣給和尚,誰賣的最多,誰就獲勝。
人皇候選們得知這個考驗後,叫苦連天,都覺得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有人費勁口舌,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無數次和尚的臭罵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撓,終於感動了一個小和尚,賣出去一把梳子。
有人去了一座深處深山的寶剎,由於山高風大,把前來進香的善男信女的頭髮都吹亂了。那人找到方丈,說:“蓬頭垢面對佛是不敬的,應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香客梳頭。”
方丈認為有理,於是買下十把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