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空間科技發展之道(第2/2頁)
章節報錯
比如空間波動和空間傳送相結合就可以讓空間波動的威力、速度、範圍等有著鉅變,同樣也是可以讓空間傳送的範圍、效率、速度、精準度等等有著質變的飛躍。
不同空間科技的融合才是真正的空間科技大道,是星界級文明能夠縱橫宇宙的真正原因。
宇宙浩瀚無垠,龐大無比。
以炎黃文明現在所掌握的空間科技來說,前往不同的州府都要依靠時空之門,而炎黃文明現在的時空之門,頂了天也就是傳送10億光年的範圍。
這個範圍雖然已經很大了,但是相比起浩瀚的宇宙來,這點範圍又根本就微不足道了。
要知道以炎黃文明現在的疆域來說,僅僅只能算是一個星域當中的一點點而已,更別說更加龐大的星界和浩瀚的宇宙了。
所以想要縱橫整個浩瀚的宇宙,那是必須要融匯不同的空間科技,讓浩瀚的宇宙空間不能再阻擋你的腳步。
比如擺脫時空之門的束縛,將空間傳送科技發展到可以在飛船上使用,一次性可以精準的傳送到幾百億光年、上千億光年,甚至於上萬億光年的遙遠距離。
達到了這樣的一步了,宇宙再大,那也是可以任你自由的縱橫,浩瀚的宇宙再也無法阻擋你的步伐,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同樣的星界級文明強大無比,是宇宙之中的強族,縱橫一方星界,其科技強大無比,動輒輕易毀滅一個河系、一個星系群甚至於星系團都是很輕鬆的事情。
想要做到這一點,那必然要將空間的諸多領域進行融合,否則是根本不可能說擁有如此強大且可怕的能力,能夠輕易的毀滅一個龐大的星系團。
要知道炎黃文明如此掌握了空間波動和空間傳送兩大領域,以炎黃文明的科技實力來說,毀滅一顆星球、恆星什麼的還是可以很輕鬆就可以做到的。
但是要說毀滅一個河系,像銀河系這樣的龐大河系,炎黃文明現在根本就做不到。
單獨依靠空間波動科技想要摧毀一個河系,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空間波動互相可以讓銀河系變得動盪一些,但不可能說毀滅掉銀河系。
可是如果將其它的科技領域不斷的融合到空間波動當中,尤其是以攻伐為主的空間絞殺融合到其中。
這威力就會不斷的提升,越來越強大。
到時候別說是毀滅一個河系了,就是一個星系群、星系團、超星系團都是完全沒有問題,能夠很輕鬆就做到。
這就是空間科技融合的威力!
也是星界級文明縱橫宇宙的資本!
沒有這樣的實力,星界級文明談何縱橫宇宙?
這就好比是麻雀,飛不過樹高,談何俯瞰大地,飛遍全球世界;又如同使用弓箭,別說是毀滅星球了,連毀滅一座小山包都做不到。
星域級文明和星界級文明的差距就在於空間科技的融合上面。
此時此刻,李相、張綸、高漸離等人就在不斷的討論著空間科技相關的一些內容。
從他們討論的內容當中就可以看的出來。
研究空間傳送的李相和研究空間摺疊的張綸、研究空間儲存的高漸離,彼此之間對於同一樣的問題和事物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看法。
這種看法其實不分對錯,只是從各自研究的領域去看待這個問題,這樣說明了一點,空間科技彼此之間存在著聯絡,彼此其實最終是相融匯貫通的。
張綸覺得空間摺疊猶如紙張、布匹一般,但高漸離覺得這個空間摺疊是一個獨立的小空間和大空間有著聯絡。
如果是研究空間摺疊的人會覺得高漸離是大錯特錯的,根本就驢頭不對馬嘴,南轅北轍了。
可是如果是研究空間儲存的人去看的話,他們又會覺得高漸離所說的並沒有錯,從空間儲存領域的角度來去看,它就是這樣的,從這個角度去分析就沒有錯。
雙方之間如果不能早早的意識到這一點,轉而又沿著各自的道路一直不斷的發展下去,到了最後的結果就是對立和分裂。
這也是為什麼說當一個文明的空間科技全部研究出來之後再去融合會難無數倍的原因,因為這就好比是兩條道路。
從一開始的時候,彼此之間雖然方向有些不同,但彼此之間的差距並不大,還是能夠互相看到對方的一些東西。
可是等到道路走到了盡頭之後,彼此之間差距非常大的時候,再來看對方的時候,這彼此之間就根本看不到對方的影響,這就根本沒辦法說去談融合的事情了。
相反,從一開始就意識到了這一點的,或許在起初的發展上會有諸多的問題和困惑,但是彼此融合,互相驗證,反倒是在以後這個道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順,最終將所有的空間科技領域都給融合起來。
對於現在的炎黃文明來說,這正是在空間科技道路上剛剛起步的時候,所以如果從現在開始就能夠意識到這一點,並且從一開始就走上空間科技融合的大道,那麼未來炎黃文明是可以很順利的就突破到星界級文明的。
並且還有希望成為高等星界級文明。
ps:這兩天搬新家,非常忙,沒什麼時間碼字,一直到晚上的時候才有空寫了這4000字出來,讓大家久等了,非常抱歉~今天就一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