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齊聲的回道。

如果是其它公司說什麼星辰大海,那肯定是會被人笑死,但星海科技就不一樣了,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一步步在告訴所有人,星海科技真的在朝著星辰大海不斷的前進,一項項黑科技不斷的出來。

星海科技的員工尤其高層的這些管理,大家都相信著有一天可以走向星辰大海,賺錢那僅僅只是星海科技的一個附帶效果,賺錢的目的就是為了走向星辰大海。

“嗯!”

劉遠滿意的點點頭。

自己從一開始就打了星辰大海的旗幟,也是一直在努力的,從來和一般的公司是不一樣的,很少去提及業績的事情,公司業績是陸永該關心的事情,劉遠關心的是科技發展的事情。

“今年我們要開始做三件事情,第一件是啟動可控核聚變的研究,爭取在未來三年的時間內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為星際宇宙飛船提供強大的動力和能源。”

劉遠也不廢話,直接開始佈置起今年開始要做的兩件大事來。

說到可控核聚變技術,眾多研究院出身的高層那是一點都不意外,因為一直以來研究院這邊都在研究曲速引擎技術,目前理論研究也是已經到了一定的地步。

這其中就涉及到了一個極為關鍵性的東西——能源問題。

曲速引擎需要消耗的能量非常龐大,科學家們能夠想到的就只有核聚變和反物質了,反物質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目前反物質還處於理論階段,只有核聚變技術才是最有希望的。

雖然說可控核聚變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很多,最難的就是上億度高溫的問題,但是早在幾十年前的時候,科學家們就提出過不少的解決辦法。

比如科學家們就提出了利用鐳射約束和磁約束兩種理論上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另外也有科學家們提出了冷核聚變的設想。

所謂冷核聚變,顧名思義就是核聚變在常溫的情況下發生或者是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發生,這種設想也是有其科學依據的。

總的來說,可控核聚變技術算是目前比較有希望可以研究出來的一項技術。

上馬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研究也是大家預料之中的事情了,劉遠去年的時候也是已經提到過了此事,在新年會上馬可控核聚變技術研究的事情。

“第二件事情就是開展星際宇宙飛船的研究和製造,在太空之中發展太空工業,製造中大型星際宇宙飛船。”

劉遠說起第二件事情來,這件事情也不出大家的意料之外。

目前的宇宙飛船還是太小了,縱然是空天母艦,它其實也是很小,頂了天也就是運載幾千人就到頂了。

這星際宇宙之中,這種級別的飛船一般稱之為小型宇宙飛船。

當然了,只能稱作幾個人或者是十幾個人,幾十個人的這種就是微型宇宙飛船,私人宇宙飛船了。

進行星際宇宙航行,最起碼也是要準備中型宇宙飛船。

中型宇宙飛船的定義各有不同,有的是按照質量來定,有的是按照長度,也有的是按照一次可以運載的人數或者貨物數量來定,標準各種各樣,但總的來說,一般中型宇宙飛船的長度會超過1000米,也就1公里,寬和高度至少也有幾百米,一次性可以運載超過10萬人進行星際移民。

這樣的宇宙飛船才可以稱之為中型宇宙飛船。

當然了除了大之外,還有其它的一些科技技術上的要求,比如一般中型的宇宙飛船都會有重力生成裝置,方便在長期的星際宇宙飛行之中保證船上人員的身體健康。

另外如果能量科技發展足夠可以的話,都會要求裝上能量防護罩,提供安全防護,當然能量防護罩技術一般的3級宇宙文明都掌握不了,只有4級以上的文明才可以掌握這樣的強大能力科技。

能量攻擊技術在宇宙之中算是爛大街的技術,即便是1級母星文明也可以掌握鐳射武器也算是能量技術最簡單的了。

但能力防護罩技術,這個就是高階技術了,有沒有掌握這項技術往往很多時候都決定了一個問題的命運。

未來到外星球去發展,這自然是多帶一些人口過去才行,中型宇宙飛船是必要建造的,一次性運載超過十萬人過去,畢竟星際宇宙之間的往來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縱然上有曲速引擎的情況下,往來消耗的能量也是龐大的數字啊。

中大型宇宙飛船是必須要去研究,製造的,這也是未來立足星際宇宙的根本。

星際宇宙是殘酷的黑暗森林,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強大的科技之下,往往文明之間的戰爭會變得無比殘酷,沒有強大的實力一旦暴露的話,可能就是別人的一盤菜。

而強大的宇宙戰艦就是一個文明最強有力的守護者和進攻者,也是必然要去研究,發展的東西。

宇宙戰艦造的越大,威懾力就越強!

PS:大家覺得宇宙會是什麼樣的?黑暗森林?還是和諧友愛,又或者是互相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