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材料除了模組化的設計,便於迅速的組裝起來,每一塊牆面材料,都是使用特殊結構和特殊材料進行設計的。

一般的鋼鐵到了零下幾十度的時候就會變非常脆,一旦到零下200度的超低溫環境,其內部的分子活性會極大的降低變的越發鬆弛,從而產生一種內部應力,這種應力一旦超越了熱脹冷縮的極限,內部結構就會碎裂,從而導致金屬的強度被瓦解。

在寒冷的北極、南極地區,一般的鋼鐵,輕輕一敲就會碎掉,原理就是如此。

月球晚上的溫度更低,沒有大氣層的保護,月球表面溫差太大了。

所以必須使用特殊的合金材料,能夠承受住這種超低溫的環境,並且能夠適應環境的巨大改變。

同時在設計上,內部要採用真空的設計,因為熱的傳遞有熱對流、熱輻射、熱傳導三種方式,而真空的環境是具有非常好的隔熱方式。

一輛輛工程車忙碌不停,將大量的材料不斷的搬運出去。

同時有大型的月球工程車在科學家們選址好的區域開始平整土地。

原本荒涼、荒蕪、枯寂了不知道多漫長歲月的月球表面,一下子出現了幾十輛各種各樣的月球工程車在忙碌。

剷車將封存了百萬年、甚至於是億萬年的月球土壤給產開、一大塊的平整土地出現在原本荒涼的月球上面。

接著有打樁、打地基的機器出現,迅速的鑽探出一個個深深的地基洞,接著有工程車將一根根特殊設計的稱重柱插進去,就形成了稱重結構。

接著又有一輛輛工程車將一塊塊正面、正面的牆面運輸過來,在機械手臂的控制下,將這些牆面猶如拼接積木一般,迅速的拼接起來。

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已經在地球上經過了很多的練習和實驗,同時每一個步驟都有計算機輔助系統進行輔助,每一個材料也都是有編號。

每一個工程師也都有分工,完全按照計算所事先編號的程式來進行工作,整個過程看起來的時候似乎好像非常的忙碌的樣子,但卻是秩序井然,嚴格按照順序來進行的。

僅僅只是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一座房子就出現在月球的表面,並且還在迅速的擴大,所有的一切都如同我拼接積木的遊戲一樣。

標準化和模組化的設計,再加上靈活機械手臂的幫助,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因為這一次,星海科技將生物虛擬科技運用到其中。

工程師們甚至於都不需要用手去操控這些工程機械,直接用虛擬機器控制,用意念去操控就可以了,可以做到精細化的操控。

劉遠一直沒有急著出去,而是在後羿號上面看著眼前忙碌的景象。

在沒有大氣的月球上建設一個長期的基地,方方面面需要考慮的太多了,巨大的日夜溫差,來自宇宙的輻射、維生系統、能源系統、空氣系統等等,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

任何一個細節如果考慮不周,或者是做不夠的話,都有可能導致整個基地的失敗,也有可能會留下巨大的安全隱患。

所以這對於技術的考驗是非常大的。

但好在這些對於現在科技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真正最難的還是如何將大量的物資運輸到月球,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它的問題都是小問題,根本就難不倒聰明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

“或許應該出去走走,去看看當年阿姆斯特朗留下的登月車之類的東西,看看當年漂亮果留下的那面旗子。”

“這些應該是不錯的收藏品,就是不知道帶回的話,會不會被他們嚷嚷著要收回去。”

覺得有些無聊的劉遠,腦海中突然冒出了一個弄點收藏品的想法。

想到這,劉遠頓時就麻熘的穿起宇航服來,接著就來到新聞媒體記者這裡,準備叫上自己的老同學錢霞,一起去看看半個世紀前留下的一個老物件。

新聞媒體記者們所在的客艙這裡,這些新聞媒體記者們早就已經按耐不住了,都在嚷嚷著要穿上宇航服親自到月球上面去玩一玩、走一走了,進行一些相關的報道了。

特別是卡特琳娜、羅格斯基和巴頌他們三個,他們此時此刻正各自和地球這邊聯絡,極其強烈的要求著去月球的表面,留個腳印,然後將他們的國旗亮一亮什麼的。

PS:晚上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