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英雄樓發英雄帖(第1/3頁)
章節報錯
陳澤及牛二等一眾護院漢子回到了劉掌櫃的茶樓。
這茶樓原叫“百薈樓”,此時這樓已屬陳澤等人。
樓內一應物件完好,喬老四絲毫沒有打砸。
想來他是為了這產業,又不是下山的馬匪,因而為未有破壞。
隨便找了張桌子,眾人坐下,只等陳澤說他那要宣佈的大事。
卻聽陳澤發問:“牛二哥,如今城裡治安竟如此了麼?”
牛二聞言一嘆:“唉,趙副將率領的千餘戍邊衛,連守城都艱難,又哪裡管得了城裡的治安。”
呂秀才也插言:“再者,這會寧城一直是邊塞城池,因此主政權始終由戍邊大將軍林燁兼任把持,未有專門衙司官署,如今林燁伏誅,趙副將只是軍職,無權過問城內政事啊。”
陳澤心下了然,又問:“二哥,城裡如喬老四這般的勢力還有麼?”
牛二:“還有幾夥,都是些雞鳴狗盜之徒,平日裡不敢犯大事,但如今這城內形勢,利慾薰心之下,他們未必沒有作亂的膽量。”
陳澤點點頭,咀嚼著這些資訊。
既然決定不走了,那就要有不走的打算,不走,並不意味著被動的等著。
兩國的戰事他管不了,但城裡的民生,他還是要想想辦法的,誰讓他們本就是民眾之一呢。
“既然這茶樓歸咱了,那咱們就要利用起來,招賢納士,二哥,城裡你熟,尋思一下,那日戰時,都誰家出了義士,以及城裡還有多少未走的商戶或富戶,都請來茶樓議事。”
牛二一愣,隨即瞭然:“樓主,你是說……廣發英雄帖,以這茶樓成個盟約,共同對抗那些個趁火打劫的傢伙?”
廣發英雄帖?
陳澤忽而想起了前世看過的武俠劇,似是有了種“聚賢莊廣發英雄帖”的既視感,頓時有些無語。
當然,這是陳澤內心對過去的感懷,外人無從得知。
“對,大抵如此,而且,城內的勢利好說,我們最應該在意的,是怕有外面的勢力趁機進來生亂,比如大周內各地的勢力,更甚者,北莽蠻子們的勢力也在躍躍欲試尤未可知啊。”
聽了陳澤的話,眾人紛紛凝重。
的確,會寧城危,但會寧城這一直以來的邊塞貿易地位,卻令會寧城成了座極其富裕的府城。
這時候若沒外面的人覬覦,誰都不信。
……
傍晚時分,天色漸暗。
英紅樓對面的“百薈茶樓”此時正在張掛一塊新的匾額,上書三個大字:英雄樓。
這字是呂秀才寫的,這名是陳澤取的。
其實重新取名字的時候,眾人還著實七嘴八舌爭論了一番。
呂秀才飽讀詩書,總覺得這“英雄樓”三字有些太露骨了,一點也不矜持,有點難為情。
可牛二等糙漢子卻覺得這英雄二字極其豪邁。
至於陳澤,他只覺得“英雄樓”與隔街正對的“英紅樓”很是當對,且有聚會寧英雄之意。
大致就如水泊梁山的“聚義廳”的效果吧。
此時茶樓大廳內,英紅樓的甜姐兒和婆子們都被借喚了過來幫忙招呼,好不熱鬧。
申時三刻,出去送請帖的兄弟和姑娘們陸續歸來,身後大多跟著應貼的人士。
就比如那日一同出生入死的義士們,聚都在邀請之列,以及各商戶掌櫃、各豪紳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