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失落的紀元(第1/2頁)
章節報錯
自從聯邦建立、施行義務教育政策後,但凡稍微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學生,都會問老師一個問題。
——為何在至暗時代,倖存的人們不能記錄時間?
每當被問到這個問題,即使是再博學的老師,也只能支支吾吾,嘆息著表示不知道。
最初之石隕落後直到現在, 人類一共經歷了四個時代。
“至暗”、“逆亂”、“輝煌戰爭”、“聯邦”。
逆亂時代持續三千二百年,這一紀元的人類發展出武道、誕生了天啟者、對最初之石開始解析和研究。
輝煌戰爭時期共兩千八百年,人類聯盟軍反攻舊土,奪回失去的家園。
如今則是聯邦的1206年,人類強盛無比,怪物輩出。
然而, 最開始的至暗時代,是沒有任何紙質記錄的, 甚至連時間也沒辦法追溯,人類不知道至暗時期持續了多少年、發生了什麼。
現如今的各個教材和聯邦圖書館記錄的,關於最初之石墜落前的“科技時代”和新紀元開始的“至暗時代”,都是逆亂元年還存活的老人口口相傳的殘破資訊而已。
這是極為不符合常理的。
沒有文件記錄倒是情有可原,那個年代的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易子而食絕不是說說而已,東躲XZ不得安寧,沒有文獻可以理解。
但是無法記錄時間?拜託,以智商為傲的人類,怎麼可能不知道“精準記錄時間”的重要性?
只要在陽光下立起竹竿、在周圍畫上刻度,或者用小容器弄成簡易的沙漏,就可以製作出精確到“分”的時鐘。
除此之外,潮汐、日落月升、季節變化……就算失去科技手段, 以人類掌握的知識,精確到“月”的時間記錄是完全能做得到的。
然而,不論現代的人們怎麼想,至暗時代的先祖們依然沒有成體系的時間資訊流傳下來。
不合情理,但這就是無可奈何的事實。
在如今的科學界, “失落紀元的歷史”是很重要的研究課題。
直到今天, 這依然是破不開的最大迷霧之一,在1200年,聯邦的學者峰會上,科學院的一位副院長曾感慨道:
“不知先祖歷史的我們,愧對[人類]這個稱謂。”
……
波光暈染,時空交錯成絢爛的光輝,時間如逆流的大河,幾欲衝破絕堤。
沈白感受到了強烈的暈眩感,他半蹲下身子,沒有時間思考【創世牌·星期天】上那幾行小字的意思,只是雙手護在頭上,金焰熊熊燃燒,拼命加強面板的強度。
暈眩感消失後,沈白站起,打量身處的這片沙漠。
跟人類世界的不毛之地沒什麼區別,黃色的沙子與堅硬的石子混合,裸露在地面上、蠻橫地衝出地平線,頑強的植物退化了肥碩寬大的葉子, 偶有生著外骨骼的節肢動物在黃沙下輕輕移動, 身子與砂礫摩擦, 發出靜謐的沙沙聲。
沈白眯眼抬頭,凝視天空中肆無忌憚釋放光與熱的太陽,回想著創世牌上的話。
失落的紀元……指的是至暗時代?
多想無益,不如前去探索,沈白估算了下時間和方位,向南邊走去。
他從沒有過獨自一人跋涉沙漠的經歷,事實上,藍海市處於聯邦地理位置的中心區域,旁邊有山有水,瀑布大江一樣不缺,但唯獨沒有沙漠和戈壁,他想有經驗也不允許。
黃沙無盡,太陽炙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