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戶籍制度(2/4)(第1/3頁)
章節報錯
劉備聽到荀悅要改戶籍制度,瞬間就想到老朱整的那個操蛋的軍戶制度了...
明朝的戶籍制度啊。
這個制度可以算是自夏商至今時以來最完善的制度,雖說其中有不少挺讓人討厭的地方,但是不可否認明朝的戶籍制度對於收稅,管理百姓,服徭役有著巨大的好處。
這個戶帖不僅註明了一家人姓名,籍貫,還註明了財產,寫在戶帖上的財產才是受到社會認可的,法律保護的,沒寫上去,那就對不住了,偷了也沒辦法證明,所以這個東西還是很有用處的。
畢竟百姓明面上的財產,用腳丫子數都能數的清。
但是大戶麼,那就不好說了...
明朝戶籍還將百姓劃分為民籍,軍籍,匠籍,除了軍籍這玩意坑點外,其餘的繫結戶籍一般來說影響不大,最多讓那一批想轉行的傢伙果斷的面對了現實,而且按照這個時代【孝順到家了】來說,這種戶籍制度,肯定會受到大多數的長輩的認可...
畢竟老子是打鐵的,兒子卻玩泥瓦匠,這多多少少有點不孝...
子承父業啊,多少老子等著自己兒子承接自己本事呢...
明朝戶籍裡的民籍,還自帶的裡甲制度,將一百一十戶編為一里,最擅長的種田的十戶為里長,然後將剩下的一百戶平均化為十甲。
這樣每年需要出徭役的時節,一名里長帶著一名甲首還有這一甲十戶要出的人去負擔徭役。
每一甲負責一年,大家排著班,叫做【排年】。
這樣,每年有九成的老百姓不必再驚擾,保護了鄉間農業生產和正常秩序的生活。
當然更重要的是因為徭役是排年排出來的。
所以老百姓會自發的盯著自己這個裡是不是有人要溜,因為服過徭役的那個甲相當於那一年給一個裡的人都服了徭役,然後沒服過徭役的你想要逃徭役,那先要問過之前那些人願不願意了。
至於一次排年結束之後,就可以重新編制,順帶著將人口普查一下,有心情再算算人口結構。必要的時候可以在調整各地男女的比例,總之除了將民籍的百姓全部綁在居住地以外,其他的還算不錯。
至於這種戶籍制度等以後繁榮了該怎麼辦。
抱歉,還沒想那麼遠...
給荀悅嘩啦啦的講了一大通之後。
看著荀悅越發明亮的眼神,劉備也是心中甚慰,不愧是歷史上有記載的名臣,我都沒搞明白的明朝戶籍制度,只稍微講了個大概,這傢伙居然聽明白了。
劉備灌了一口茶水,潤了潤喉嚨,看著還在沉思的荀悅,開口道。
“基本就是這些了,仲豫看看還有沒有什麼漏洞,沒有的話就交給你了,如果還有漏洞,你找公與(沮授)想辦法解決,這對於你來說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荀悅點了點頭,趁著腦子熱乎,緊忙坐到桌案那裡,將腦中整理好的制度,寫下來個大框架,然後準備去找人查漏補缺一下。
盞茶功夫後,荀悅將大致的框架整理好後,抬頭看向劉備說道。
“玄德公,咱們什麼時候開戰?”
劉備聽到這話,放下手中的茶杯,捋著鬍鬚沉吟了半天后,緩緩說道。
“具體開戰時間不大清楚,但按皇甫將軍的計劃,等到春耕結束,入夏之後開戰的機率很大。”
荀悅點了點頭,隨後再心中稍微計算了一下時間,也就月餘了啊,隨後,荀悅開口道。
“玄德公,不如趁此機會拜訪一下關西的那些清名之士。
悅初來關西之時,本地的世家豪強,我已經將他們聚集過一次了,該敲打的也敲打了,該給棗的也給了倆棗,現在總體來說還算穩定。
但玄德公在關西名聲不顯,不如趁此閒暇之餘拜訪一下那些名士,也好刷一刷名聲。”
劉備捋著鬍鬚點點頭。
且不說二人如何商量接下來的大事,單說法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