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這一次往外送了不少書信,廣邀天下豪傑,商量匡扶漢室之事...

當然,有些人想來卻不能來,有些人是完全不想來,甚至還有些人直接跑路了,還有一些乾脆就是找不到人在哪的...

比如太史慈。

其實邀請太史慈一同匡扶漢室,完全就是意外。

太史慈遠在青州,劉備以前根本就沒考慮過,畢竟上黨距離青州太遠了,對於太史慈這個大孝子來說,一年回一次家,路上就要花費半個月....

傻子都不來。

所以當時劉備稍微換位思考一下,就把太史慈給略過了,等以後再說。

...

正所謂無巧不成書啊。

誰讓劉備趕上了呢。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空氣都沒有了慵懶,陽光肆無忌憚的照在大地上。

太史慈今年已經二十有一了。

此時的他,身為郡吏,然後被東萊太守給坑了。

說坑也談不上吧,太史慈自告奮勇,接了一個重要任務。

這個重要任務就是毀壞奏章(奏摺)。

能對東萊太守不利的奏章,那肯是青州刺史寫的啊...

太史慈的任務,就是毀壞青州刺史的奏章...

刺史的職責就是找地方官的麻煩,順道澄清吏治。

像幷州這種邊塞之地,刺史的重要性大大削弱,畢竟幷州的這些太守,都是手裡握著軍隊的,而且軍隊的數量還賊多。

像劉備、丁原、前任太原太守張諮,都是手握超過三萬士卒的太守。

到時候,這些太守,稍微在稅收等亂七八糟的地方,卡一下刺史。

這刺史幹著也不舒服。

當然,幷州刺史也不是廢物,那也是手握軍權的實權刺史,比內地那些只能透過打小報告敲打太守的刺史,在某些方面來說,要強一些。

像中原內地,兗州、徐州、青州等地,刺史的壓迫感還是很強的。

此時的青州,就是這種情況。

青州刺史打算給東萊太守上上眼藥,給劉宏上了個奏章...

太史慈就是接到的這個任務,奉太守之命,前來洛陽毀這個玩意。

在那個風和日麗的午後,太史慈騎馬先一步趕到洛陽。

來洛陽後,直奔公車門前,就準備堵青州刺史的奏章。

事情進行的很順利,在太史慈的一頓忽悠之下,州吏將青州刺史的奏章給與太史慈查驗。

然後,就被太史慈拿刀給劈了。

毀壞奏章可是大事,這事太史慈和州吏都得擔干係。

等太史慈忽悠州吏一起逃亡的時候,自己又偷摸回去,將東萊太守寫的奏章呈遞了上去。

這一下,東萊太守是滿意了,但是青州刺史很不滿意...

當時這個事在洛陽傳的頗廣,被劉備派來給盧植送土特產(牛肉)的張飛聽到了。

此時的幷州還沒有開戰,劉備看到張飛閒的哼哼,就派他來洛陽轉轉,自己作為太守,那是不能挪窩的,但是別人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