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九章 鮮卑的鐵桿盟友【南匈奴】(第2/3頁)
章節報錯
總感覺匈奴要完。
單于一邊捋著鬍鬚,一邊想。
【虜獲一些豪強世家的男性好處很多啊,不僅能生孩子,還能把兩族的智慧中和一下,到時候還能教授一下族中的孩童,等過兩年,我和漢室那邊打個商量,看能不能給匈奴要來幾個孝廉名額啥的。
畢竟,匈奴也是大族。】
羌渠單于想起去年,在南匈奴做客的簡先生了。
那真是神人啊。
句句都說到自己心坎裡了。
自己到現在都還記得簡先生握著自己大手說的那句話。
【金日磾,原匈奴休屠部太子,兵敗為冠軍侯所降,帶入長安。
被漢武帝賜姓為金,封為御馬監。
深得漢武帝寵任,遷侍中、駙馬都尉、光祿大夫,平定馬何羅叛亂。
去世,時年四十九,諡號為敬,陪葬茂陵。
其子孫後代忠孝賢明,七世不衰。
當年,太子劉據被誣陷謀反,當時的混亂局面中,在街上維持秩序的匈奴騎兵要比漢兵多。
這說明什麼?
說明匈奴人為官,完全不是一紙空談,那是有先例可循的事啊。
有先例可循的事那叫什麼?
祖宗之法啊。
單于,我們漢人敬天法祖,天大、地大、祖宗最大,以祖宗之法,治祖宗之地乃是大漢的傳統。
匈奴先祖乃是“夏后氏之苗裔”,漢匈本同源。
只是單于那些先輩,頗不講中原的遊戲規則,沒吃的了就跑來搶,沒媳婦了也跑來搶,還覺得搶得有道理,覺得中原人好欺負。
嗶嘀閣
這才使得武帝怒而興兵。
漢武帝的目的從來都不是滅匈奴族裔,而是教匈奴遵守中原規則。
只要遵守了中原規則,那就是漢室子民。
大漢對於漢室子民,完全是一視同仁,只要聲望到了那個地步,匈奴人也可為三公。
...
這第一步,單于可以派麾下那些明事理,受漢化的族人,先去玄德公麾下任幾年郡吏,學習一下治政經驗。
學習個五六年後,由玄德公親自向朝廷舉薦,到時候博個官職,完全不是問題。】
【劉備:五六年後,董卓都死了...】
...
當時簡大忽悠一套下來,給羌渠單于忽悠的感覺自己在努力一把,都能官拜三公了,簡先生句句都說到單于心坎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