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純之所以選擇車騎將軍張溫,那也是有所思量的。

就在前兩個月,張溫因自己麾下缺乏騎兵,就開始從邊郡調兵。

從幽州調撥了三千騎兵。

又從烏桓調撥三千突騎兵。

而張純作為幽州漁陽的豪強,與烏桓丘力居等人,那是熟的不能在熟了。

到時候自己與丘力居等人知會一聲,由自己統率烏桓突騎兵,從而在涼州立下點功績什麼的,想必不難。

當然,才當了幾個月的相國,豈能說轉行就轉行?

然後,才有後來張純竭澤而漁的想法,為的就是打出成績,只要有了成績,才有藉口調撥至涼州。

到時候中山這個爛攤子,誰愛接手誰接手。

【(張純)漁陽郡與(丘力居)遼西郡中間就隔著一個郡,四捨五入這就是鄰居。】

十月初的時候,偷摸寫了一封自薦信,派親信送到張溫手裡。

然後張純就開始備戰了。

要不說無巧不成書麼。

都說同行之間有內卷,其實親戚之間也有內卷。

中平二年(185)的泰山郡守叫張舉...

張舉也是漁陽人...

...

張舉在聽聞張溫從烏桓徵調了三千突騎兵後,就派人打聽了一下。

打聽完後,發現大有可為啊。

不過張舉辦事比張純痛快一點。

直接辭官不做了,騎著一匹快馬,就直奔涼州,投奔到張溫麾下了。

那是八月的一天,烏桓突騎剛到涼州一個月,張舉也隨後就到了。

說實話,張舉的到來,弄的張溫還有些發懵。

涼州是什麼香餑餑不成,別人都避之不及的地方,怎麼還有主動往這跑的。

《仙木奇緣》

張舉辭官後,一人、一馬,就到了涼州。

先把烏桓那裡的關係打點好後,就去找張溫了,明裡暗裡的說,由自己統帥的烏桓突騎,戰鬥力能提高一兩層。

對於這些鬼話,張溫自然是不信的。

不過張溫也沒駁了張舉面子,畢竟都辭官投效自己了,雖然看著像分某家兵權的,但也不能明說不是...

別問,問就是張舉孤身一人來的,真就一個士卒都沒帶...

事後,就給張舉弄後勤去了。

其實大漢官場有條鄙視鏈。

涼州<幽州<幷州<楊、荊、益<冀<青、徐、兗<南陽<司隸。

交州蠻荒之地,這個不算。

而張溫是南陽人,張舉是幽州人。

至於盧植那種大儒,那些朝臣在心裡自動給他的幽州籍貫除了,歸屬於與大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