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畝地也不撂荒(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間再回到劉備這裡。
國淵和孫乾二人在劉備當上太守的時候,就已經被老師轟出來了,當時二人回家陪伴了幾天雙親後,就搭個伴,一起趕赴劉備這裡。
二人一路走走停停,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總算到達了上黨。
在告知傳令兵來意後, 二人就站在門外等侯。
過了盞茶功夫,就聽到院子裡傳來急匆匆的腳步聲。
二人知道正主來了。
隨即正了正衣冠,捋了捋衣衫,清了清嗓子。
見劉備出來後,二人施禮道。
“國淵、孫乾,拜見劉太守。”
“子尼,公佑, 快快請起。
一路旅途勞頓,備已置下薄席淡酒,快隨我進來暢飲一番。”
劉備伸手扶起二人,一臉真誠的說道。
至於酒席...
那是劉備和沮授的晚飯,燉了倆羊腿,還在鍋裡悶著呢,在添副碗筷,切倆冷盤,那就是酒席了。
國淵和孫乾二人,劉備當初在涿郡的時候就已經認識了。
當時鄭玄去涿郡拜訪盧植,由劉備招待那群學生,聽聞學生裡有個叫孫乾的,劉備聞此哪能放過。
從早到晚拉著孫乾吃飯、喝酒、聊人生,順便做做學問...
至於國淵,那屬於意外收穫。
純粹是一開始感覺國淵這人談吐不凡,拉一個人吃飯也是吃,拉倆也是吃,索性一起拉上了。
國淵、孫乾直接被拉到了政務廳,二人順道把鄭玄寫的書信遞給了劉備。
劉備撇了撇嘴, 鄭玄這老師,當的真不錯啊,往熟人這送大才,居然還帶介紹信的,開啟掃了兩眼。
【國子尼,美才也,吾觀其人,必為國器。】
【孫公佑,人才也,吾觀其人,必為國器。】
....
得,看完書信後,劉備才想起來,鄭大儒往外介紹自己學生的時候,張嘴閉嘴就是國器。
雖然鄭玄教出來的學生水平是很高,但都是國器...
反正劉備依稀記得,鄭大儒已經為大漢培養出上千個國器來了,還沒出仕的國器還不知道有多少個。
以前還聽自己老師盧植說過。
【鄭康成這傢伙,歪解國器的意思,說什麼國器就是國家所需的器材用具。
(耙子)它是國家需要的器具。
(大金碗)也是國家需要的器具。
這能一樣麼...】
劉備把二人領進政務廳後,好像想起了什麼, 又掏出鄭玄的那封書信。
又重新看了一眼,還順道揉了揉,彈了兩下...
【他孃的,這紙...】
劉備當時就驚了,這不是蔡倫紙啊,作為造紙界的泰山北斗,劉備研究這玩意研究半年多了,雖然什麼都沒研究出來,但不妨礙對於東漢紙張有獨到的見解啊。
這紙比蔡侯紙結實多了,書寫、儲存完全沒問題啊。
劉備一邊揉著紙一邊看著孫乾道。
“公佑,這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