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瞞校尉,國相打算秋收後請辭...”

聽到這,劉備就知道這三國相怎麼打算的了。

先把黑山軍這事壓住,現在黑山軍只能是一夥流匪,雖然弄的三位國相狼狽不堪,但人家奏摺裡邊可不是這麼寫的。

【黑山賊為禍鄉里,甚是狡猾,常聚山林,但本身規模不大,陛下只需派兩萬人馬與郡國兵合兵一處,足以鎮壓...】

看看人家說這話。

估計秋收後啊,準備撈一波跑路嘍。

至於怎麼跑麼,劉備倒是不關心,想來到時候應該少不了給何進行賄,畢竟何進現在大權在握。

然後,劉備和三位使者商定了一番細節,PY交易了兩天,才把捷報寫好...

大概內容就是。

【於陣前斬殺張牛角,首級已送往洛陽,陣斬敵首三千餘,已鑄京觀於癭陶城下。】

...

劉備隨後又寫了一封奏摺。

【陛下,臣這次陣前斬獲賊匪首級,實際數額乃五千餘。

之所以少報,主要是臣認為,內寇不宜誇大,內寇愈多,愈證明內政不善,人心思叛。

誇大戰果,於政治上不利。

凡破賊文書中的殲敵數量,對外誇大以宣揚武功、鼓勵群眾,這無可厚非。

但對內應予以抵制,誇大過多,容易使天下百姓人心惶惶...】

劉備本來不想寫第二封的,就在四人商議完的實話,出去一打聽,壞菜了。

【癭陶守將把這次戰況報告給鉅鹿太守了...】

和三位使者商議一番後,劉備又多寫了一封,送往洛陽。

這波麼,劉備好像沒虧,張燕好像也沒虧,三位國相應該也沒虧,不知道誰虧了。

等劉宏看到劉備的第二封奏報後,腦海裡蹦出倆字,【忠臣】...

這戰果是和戰功掛鉤的。

雖然劉備現在陣斬幾萬,短時間內也不會在升官了,也就是多點賞賜。

但如果在未來獲得同樣的戰果,那必然升官啊...

劉備這是放棄了升官的機會啊,這不是忠臣這是啥...

至於王莽麼,劉宏倒是沒往那想,自打王莽出世以後,這天下想再出第二個王莽太難了,全大漢都看著呢。

只要有人說你是王莽第二,遼東挖參去吧。

該給劉備的賞賜沒少給,按陣斬五千給的,劉宏也不缺心眼,自然不會因為一封奏摺給陣斬三萬的賞賜...

劉宏對於現在黑山軍的規模,那也是雲裡霧裡的。

畢竟那些地方郡守上報的奏摺太有迷惑性了。

什麼兩百黑山軍佔山劫道,五百黑山軍攔路搶劫,一千黑山軍攻打村落...

估計規模應該不超過十萬,比黃巾小的多了。

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