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劉備和牽招第一次喝酒已經過了一個月。

期間又喝了一次之後,劉備再也不拉著牽招喝酒了。

可能是牽招這些年讀書,有些累了,酒品不怎麼樣,一喝就多,一多就想離家出走,一走就想五年之後在回來, 給恩師叩頭...

你牽招走了,我還不得被你老師罵死啊,從那以後,劉備他們又過上了,喝糖水的生活。

不要問,問就是摻水的酒沒人喝了。

這一個月裡, 劉備每天和牽招是形影不離。

早上頂著樂隱嫌棄的目光,叫牽招出去玩,晚上在樂隱的的極度不滿中, 再給牽招送回來...

要不是樂隱最近忙的脫不開身,早就帶著牽招治學去了。

現在樂隱不光看到劉備煩,看到何苗也煩。

使喚大牲口一樣,河南尹的政務,一半都丟給老夫了,老夫是治政的那塊料麼...

在辛苦治理了一個月後,樂隱決定躺平了,何苗這狗東西天天出去撒歡,留老夫在這處理政務。

老夫不幹了。

樂隱告訴何苗,河南尹之所以多亂事,就是因為百姓們書讀得不夠,只有讀書,才能根治此地的亂象!於是他決定多抄寫《孝經》命百姓研讀。

然後,在何苗驚恐眼神的注視下,老頭抄書去了,並且打著教化的名義,直接下鄉送溫暖了。

你們生活過的苦, 是因為沒讀《孝經》。

你們娶不到媳婦, 是因為沒讀《孝經》。

你們吃了上頓找不到下頓,是因為沒讀《孝經》。

來來來,我教你們讀《孝經》。

這倒不是樂隱缺德,這年頭教書麼,也有點限制。

而且沒啥能當啟蒙的書,孝經這玩意剛好,什麼都符合了,上至八十歲老頭,下到兩歲娃娃,都愛聽《孝經》的故事。

至於讀孝經能不能管飽...

沒看我樂隱差點餓死大山裡麼。

自己之所以下鄉送溫暖,主要是工作太累了,樂隱感覺自己要在累上一倆月,劉備可以直接把牽招領走了。

反正現在勞逸結合麼,工作一天,歇七天,何苗即使問起來,老夫也有藉口啊,用劉備的話說, 就是我在實地考察, 政策與百姓相結合...

不說了,繼續教《孝經》去了。

何苗對樂隱的不作為也沒啥生氣的,河南尹只是自己的過渡,只要不發生叛亂,自己升官穩了,管它治下死活。

別問,問就是大哥(何進)妹妹(何皇后)好...

洛陽的生活波瀾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