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知道起什麼名字(求訂閱)(第1/2頁)
章節報錯
拿下了華梧城,李承州並沒有打算依託這座雄城做些什麼,只是在城內留下了一千騎兵士卒看守著,以免等會打仗的時候,城裡出了什麼岔子。
列陣華梧城之前,李承州要在城外吃掉華梧城的四萬駐兵。
要說對於華梧城的這些駐兵而言,最好的應對方式其實就是堅守營地,而不是去支援華梧城。
畢竟華梧城已經失陷了,他們過去就成了攻城的一方,本身兵力就不如人,又在攻守方上處於劣勢,是必敗的一戰。若是留在營地裡的話,雖然防禦施設沒有城內完善,但也聊勝於無。
只是官場上的事,不是這麼簡單就能算明白的。州牧都被活捉了,掛在城頭上,州尉不管怎麼說都要來救援,不然戰後一個失職之罪是跑不了的。不管怎麼說,面子功夫還是要做到位的,總得帶兵來一趟。
按照州尉的想法,他就是帶兵來轉一圈,要是能從城頭上騙一些箭矢下來,那就再好不過了。戰後他完全可以推脫敵人的戰力太強了,他們有心無力啊,然後再把城池失陷的罪責推給州牧,萬事大吉。
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李承州沒有和他想到一起去,李承州現在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將這四萬人給生吞活剝了。因此遠遠的看見華梧州四萬士卒影子的時候,李承州便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六萬精銳騎兵士卒分成三部分,將華梧州一方的陣營撕出三道口子,剩下的一萬士卒繞到了華梧州一方的後方,阻止敵軍撤退。
華梧州牧被掛在城牆上,看得清楚,華梧州的四萬士卒潰不成軍,被打的哭爹喊娘,沒有絲毫的還手之力。不過那個常年與他不合的州尉倒是有幾分骨氣,竟然死戰不退,還在戰鬥。內心頗為感嘆啊。
他是沒有這般骨氣的,被掛在這裡也只是配合李承州演一場戲而已,很快就被拉了上去。華梧州州牧不過是個丹元高手,走的文官路線,戰鬥力低的令人髮指。因此看見李承州的時候,骨頭一軟,也就降了。
他還惦記著如同配州州牧一般,在風雲商的麾下混個監軍呢。只是可惜,一道從下方射上來的冷箭,結束了他的幻想。州牧大人被流箭射殺了,這可是一件‘令人悲痛’的大好事,城頭上計程車卒乾嚎了幾聲。
若是尋常的時候,李承州也不會藉著機會將州牧給殺了,一張嘴還是養活的起的。只是現在他打的突襲戰,殲滅了華梧城的四萬士卒就要走,怎麼可能會帶上州牧這個累贅。要分出士卒去保護他不說,若是因為這個州牧走露了他們的行蹤可就壞了大事了。
簡單地打掃過戰場,將己方戰死計程車卒埋葬下去,李承州也不怕有人掘墓。如今風雲商風頭正盛,沒人願意承受他的瘋狂報復。不過為了謹慎起見,李承州還是讓士卒騎馬在華梧城內走了一圈,放下了狠話:
“若是死去的同袍被打擾了,就屠了華梧城。”
這自然只是嘴上說說的,華梧城內的百姓將近百萬,這般寶貴的財富怎麼可能會被屠掉。
那些華梧城計程車卒屍體,李承州也幫著收斂了,說不定其中就有當年在一個戰場上摸爬滾打過的兄弟,塵歸塵,土歸土,沒有必要記什麼仇。到了地底下,還能有人拌嘴。熱鬧。
三王一方被攻破了營地之後,便退出了淴浴州,在沉虛州枕戈待旦,繼續與風雲商對峙。風雲商也跟著進了沉虛州,為了暫避風雲商的鋒芒,三王一方几乎將三分之一個沉虛州都讓了出去,最終才依託著一座險關紮下營地。
華梧州的鉅變透過飛鴿傳書很快就送到了三王的手中,聽到是李承州親自出馬,三王的面色古怪了起來,商議著湊出了一軍,從巨力州殺向溧陽州。巨力州不屬於東部十七州,按理說不歸屬三王管轄,但只是借路而已,巨力州州牧很樂意賣他們一個面子。
不管風雲商最終是勝還是敗,三王都是朝天國的大人物,巨力州州牧不至於為了這點小事得罪了他們。至於風雲商方面,若是敗了,一個喪家之犬有什麼好怕的。即便最終風雲商勝了,那也是別國的皇帝,對他這個朝天國的州牧沒有致命的威脅。
霍十一很想點齊了兵馬與來犯的敵人轟轟烈烈戰上一場,只是李承州離開前千叮嚀萬囑咐了,只許他防守不許他進攻。甚至還把風雲商搬了出來,其他人霍十一不害怕,唯獨害怕風雲商。
華梧州與沉虛州之間還隔著一州之地呢,三王一方的將領只是感嘆了一句,並未放在心上。他們不認為李承州可以越過一州之地來合圍他們,不過還是象徵性的向華梧州的方向派出了一些斥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