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雲開見日(六)(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頓了頓,低聲問“初夢,你信我麼”
於初夢不假思索的“嗯”了聲。
信他,沒有不信他的理由。他憎恨玄瑋,那就同她完全是一條船上的人。立場相同,就暫時不要猜忌誰了。
“德太妃”提及這個人,玄政眸中有一點悵然,很快隱去了那點情緒,“德太妃可曾告訴了你,我同齊家的關係”
於初夢搖頭。
感興趣得很,可德太妃半個字不肯多提齊家。
玄政苦笑了一下,娓娓道來“你對那麼在意齊遠征,也應當是看出來了,齊遠征是個有才學實幹的人,能力比較出眾。這樣的人出身貧寒,只缺一個伯樂,他在立冠的年紀遇到了一個肯幫助提攜他的伯樂,給了他個芝麻點兒大的官。結果,人家只是職位上捅了個大簍子,要他去填補去頂罪的。”
“齊遠征就這麼被不分青紅皂白的被捕下獄,那罪名夠他一輩子永不見天日的。他在獄中堅持不懈一封又一封的寫狀書,誓要為自己討回公道,可上訴無門。”
“於是齊遠征的老母親,來皇城宮門口,敲響了鳴冤鼓。”
“即使敲了鳴冤鼓,可審案的官員並未深查,仍草草結案,斷定齊遠征罪有因得。而齊母因亂敲鳴冤鼓,被打了幾十板子,險些成了廢人。”
“這家就這麼差點垮了,是德太妃聽說了這事,畢竟也是她的遠親,她便想幫一幫,可她當時也只不過是個常在,人微言輕。她便求到了我母妃面前。”
“我舅舅當初官任大理寺卿,母妃便讓舅舅親審此案,還了齊遠征清白。”
瑾王的舅舅,於初夢是記得的,很好的一個伯伯,同父親也交好,偶爾會在一塊兒喝酒。只是在玄瑋登基之後,瑾王蒙冤之前,這位大理寺卿就因為點什麼事兒提前辭官告老。
玄瑋當時叫她不要關心這些事兒,以至於如今她想不起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不過也八九不離十了,玄瑋要動瑾王之前,必先一個個拔去瑾王親近的人。
“舅舅看過齊遠征寫的幾十張訴狀,認為此人條理清晰,熟知啟元律法,受了無數刑罰也未被屈打成招,因而賞識他,介紹他入了刑部。”
也就是說,瑾王的舅舅,是齊遠征的恩人,也是齊遠征的伯樂。
那齊遠征會報恩聽命於瑾王,再合理不過。
“那都是二十幾年前的事了,且齊遠征初入刑部是個微不足道的職位,連官品都沒有,世人只知他在刑部一步步艱辛的爬上來,也無人知道那塊敲門磚是我舅舅給的。”
因而,玄瑋不知齊遠征與瑾王的聯絡,在齊遠征和大理寺卿各自為官的年歲裡,也從無什麼私交。
而涉及當年案件的卷宗,早已埋沒在眾多卷宗裡,可齊遠征卻不能忘記,他是怎麼擺脫牢獄之災的。
說了那麼多,簡而言之也就一句話“所以,齊家不會成為我父親的威脅”
玄政道“換句話說,齊遠征能同你父親相互成就。”
皇帝如今騎虎難下,不便自行做出對於繼昌不利的決定,只能盼著有個能打壓於繼昌的人替他開口,而朝堂之上的幾位權臣都讓他失望了,他們要麼避嫌,要麼閉口不言,要麼乾脆向著於繼昌。
他只能另外提拔一個,敢於出頭的人,齊遠征抓住了這次機會,能得到的回報不可限量。
而玄政這次要見她,目的也就在此處,彼此通個氣兒,才能更好的合作,不至於誤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