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工作上,夜執陽從不怕忙活,也不害怕白忙活。

問題是一直白忙活,饒是以夜執陽的堅韌心性,也有些頂不住。

圖奈勒縣頂豪華的酒店,六樓內部天台,夜執陽躺在沙發上,正雙臂作枕望著三樓室內的泳池派對。

青年目光空洞,看了片刻後,抬頭望著樓頂的華麗吊燈,嘆息一聲。

夜執陽身旁,錢不庭揉了揉雙鬢,苦笑道:「陽哥,圖奈勒這邊恐怕是沒有情況了。」

「的確是沒情況了。」

夜執陽麻木地點了點頭。

這幾天,夜執陽有認真分析過,所謂「消失的沙漠」會是怎樣一種情況。

要知道沙漠的成形和消失,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其中涉及的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極多。

自然原因來看,某個地方氣候乾旱,降水稀少,地表植被覆蓋率就低,外力作用中的流水作用就很弱,風力作用就會增強。

地表***的岩石在外力的風化、侵蝕等作用下,最終變成細小的沙粒,並逐漸形成沙漠。

而氣候乾旱又有個先天和後天之分。

先天來看,在函夏星南北迴歸線附近的區域,由於常年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容易形成沙漠,多為熱帶沙漠。

阿非利加北部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島、智利北部、澳國中西部地區多是此類成因。

還有一種是有些地區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從而降水稀少,容易形成沙漠,比如函夏國的疆省、蒙省等地的沙漠多屬於此類成因。

這種沙漠能消失嗎?

不能。

因為它天然的存在,是不可能以人類的意志為扭曲的,就算函夏星的科技再發達,只要人類還在函夏星生活,經緯度也好,海陸分佈也罷,這種硬性條件就不可能轉移。

這種型別的沙漠,在蒙國也有,但這都是夜執陽過了瑙貢諾爾,在蒙國西南部該上心的。

另一種人為情況,比如南亞細亞地區的塔爾沙漠,函夏國早期的毛烏素沙漠,都是因為人類內部的戰亂,亂砍濫伐,過度放牧等原因,讓這裡的土壤逐漸退化,導致沙漠化。

這種型別的沙漠能消失嗎?

能。

人為因素造成的沙漠,事實上仍然具備曾經綠洲的優點,拿毛烏素沙漠來說,毛烏素沙漠的環境即使遭到破壞後,也遠不如天然沙漠那麼惡劣,並且荒漠附近仍然有水源。

函夏國在治理沙漠上,給函夏星一個「麥草方格」的答卷。

一米乘一米的麥草方格最適合固沙,過個三年五年,沙面上形成的生物結皮,更有效固定沙面,沙丘不再移動,更有利於沙生植被生長。

但在此後這幾年時間內,麥草方格形成的沙生植被必須要成為禁牧區,以防遭到二次破壞。

夜執陽目前也是拿這種思維來驗證沈千所說的「消失的沙漠」,甚至他還不得不說服自己,消失的沙漠很有可能是某種玄學存在。

他去了圖奈勒北面的針葉森林,也去了南面的灌木植被灘。

很好,這四天他沒有從森林和植被灘中找到一點兒曾經有過沙漠治理的痕跡,新鮮空氣倒是沒少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