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怎麼說來著?

4g時代,如果你開啟手機網路,流量用完會自動停網,5g時代,如果你無節制開一晚上的流量,第二天醒來,你家房子就是銀行的。

翌日、夜執陽醒來的第一件事兒,就是交那令他心都在滴血的手機話費。

唯一慰藉的是,隔著萬里之遠,醒來第一眼看到夏清讀,他這段時間的疲憊都一掃而光。

借用錢不庭的無線網交了話費後,這位專家助理兼內衣設計師一臉玩味兒地道:「陽哥,雖然咱這身體素質沒得說,但是晚上那種東西看多了…」

「咳咳,陽哥懂得。」

錢不庭給夜執陽傳遞了一個只有二人才懂的眼神。

「嗯?」

反應過來的夜執陽大喝一聲豎子去死,一腳將錢不庭踹在沙發上,略作解釋後這才整了整衣服,帶著捂著腚直抽搐的錢不庭去了當地圖書館。

夜執陽對這裡的圖書館還是抱有很大期望的,主要是因為嘎魯特這座城市距離西麓的卓爾石碑群非常近,而卓爾石碑群對外又有一個名字叫巴特爾石碑群。

巴特爾在蒙語中的意思是勇士。

而在當地,卓爾是巴特爾,但巴特爾並不是卓爾。

按照史料記載,卓爾是六世紀三十年代,都斤山附近最偉大的馬團首領,雖說九十四馬團也是馬團,但要論聲望,九十四馬團群體和卓爾馬團壓根兒不是一個檔次。

六世紀的柔然,在草原上雄踞百年時間,內部已經腐朽不堪,貴族們生活奢靡,可草原上的牧民卻是苦不堪言,本著反抗貴族壓制的熱血,少年卓爾很快就在都斤山西麓成立了一個馬團。

馬團成員共計百人,他們從不殺戮平民,卻對柔然貴族恨之入骨,乾的就是劫富濟貧的傲氣事兒。

久而久之,草原上的百姓只要是聽說卓爾馬團在這一片區域遊蕩,那都是夜不閉戶,恨不得卓爾能夠進氈房喝點兒自家釀製的馬奶酒。

牧民恨卓爾不來,柔然貴族卻是恨這位被牧民稱之為卓爾勇士的傢伙不死。

為了圍殺卓爾,貴族聯合起來,在都斤山附近足足困山三個月,可卓爾馬團愣是靠著殺馬充飢,飲血解渴的毅力存活下來,此後對柔然貴族的暗殺更是一茬接一茬。

之後突厥反壓下柔然汗國,中年卓爾以及馬團成員也在一夜之間銷聲匿跡,有人說卓爾馬團已經歸順於突厥汗國,有人說卓爾率領眾人朝更北的寒地行去。t.

有傳言,卓爾在西麓山壁之上的策馬圖,乃是阿史那土門命人雕刻。

草原是個崇尚勇士的地方,卓爾及其馬團成員雖然銷聲匿跡,可這些勇士播撒在草原大地的正義種子卻已經生根發芽,突厥汗國成立以後,有不少人都希望成為卓爾那樣受人尊敬喜愛的那團首領,紛紛效仿。

奈何有的是西施行步,有的卻是東施效顰,這種情況讓後來的突厥可汗非常頭疼。

夜執陽來嘎魯特的路上,有想過一件事兒。

九十四馬團作為都斤山附近的一個馬團群體,發起於公元五五零年,而這個時間點正是卓爾馬團消失的時間段,所以,九十四馬團在一開始,應該也是以卓爾馬團為偶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