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讀那丫頭和二憨貨以及他的未婚妻今天過來了。」

即將西沉的暖陽透過高牆,照耀在硃紅色鐵窗後的餐桌上,下午的時光帶著點兒冷清。

只有師生二人的餐桌上,老人對略顯疲憊的夜執陽緩聲笑道。

「嗯?送請帖來了?」

夜執陽後知後覺地問了一句,餘光掃見不遠處茶几上的紫紅色的請柬,夜執陽取過來後笑說:「君讀哥一直想得到夏爺爺的重視,這次算是完成心願了。」

婚禮場地在夏園。

海市歷年來的西式婚禮場地排行榜,只能排到第二,無冕之王第一就是夏園,可惜這兩個字永遠不會出現在各種榜單上。

「這次邀請來的社會名流可是不少。」

莫子揚笑呵呵地點著頭,青年則挑眉問道:「師父他老人家會不會下山?」

「不會。」

莫子揚篤定道:「週六完婚,週末早晨十點,一對新人會上山敬酒。」

「這個…週六出席婚禮,小兔崽子身邊應該有個女伴,夏家是主家,到時候你和茜丫頭走在一起就行。」

「哦哦,茜丫頭週五下午回來?」

夜執陽木訥點頭。

莫子揚嗯了一聲,抬頭看了學生一眼,夜執陽只是在矇頭吃飯。

老人沒再多說什麼。

晚飯較之往日略顯沉悶,夜執陽吃過飯後,轉身上樓,主桌一旁的小型餐桌旁,吃著飯的劉姨望著沉默的夜執陽,無奈嘆了口氣。

「老爺,夜公子這幾天…」

女人家的心思可是很敏感的,算一算時間,劉姨接觸夜執陽的時間比莫茜和夏清讀都要久,對於這個年輕人的情緒,她是再清楚不過了。

「年輕人,無外乎兒女情長的小事兒,端午節上一趟山,小傢伙就什麼都想通了。」

莫子揚壓了壓手,如是解釋道。

……

夜執陽的精神世界越發純淨了。

綠色燈盔包裹著的檯燈下,不知過了多久,只感覺視線都開始模糊的夜執陽看了眼時間,已經是凌晨兩點。

沈千家書的範圍太大但又太細。

這裡不得不衍生出函夏國的家書文化。

家書文化作為函夏國社會歷史最基本的文化單元之一,傳統家書信札上至軍政要事,下至兒女情長,橫至天文地理,縱至朝代興亡,可謂是從各方面記載了人間的喜怒哀愁和世事的炎涼興衰。

讓夜執陽來想,如果函夏國從古至今有一部由世世代代函夏子民參與的百科全書,那一定家書的文化傳承。

因為沒有一部史料編書能夠涵納所有的真實歷史,但是家書內容的豐富性、客觀性、私密性和情感性,以及它的歷史縱長,卻可以讓後人從不同角度、不同時間去袒露塵封已久的個人史、家庭史、家族史、甚至是家國史。

往久遠去想,秦漢之前是結繩而治的傳承。

秦漢之後,尺素書大量湧現,古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中的「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就是家書升級版的最好印證。

尺素書應該分為兩個概念來理解。

書其實指的是內容,畢竟是家書,自家人看的東西,總歸得有點兒私密性。

尺素則指的是實質載體,如竹簡、絹、帛等,後世家書文化越發壯大,如簡、柬、札、帖、箋、素、翰、函、尺牘、雁足、雁帛、雁書、鸞箋、八行書等,都可以代指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