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解密贗字(第2/2頁)
章節報錯
此之度日,偶驚聞雷鳴,未見穹陰,每感惶恐。
躍三載春秋弱冠,震聲不復,遠眺西北,興趣所致,攜意氣赴之。
此行千里,黃沙怒龍,疲於陲鎮之外,粗礫摩身骨,巧得此物。
籲唏、難為交易。
塞外長夢,而來廿歲月,即臨不
惑,南徙立業,欲復往。
轅轍三載,歸來無信,荒漠無路,存疑難惑。
念闊野千里,天地共青,南城繁華,勿忘祖境。
故以留書萬代。」
細細品讀過這篇來路不明的《索靖·草書狀·續》,夜執陽恍惚一嘆,身軀後仰在椅子上,發出咯吱聲響。
很明顯,這幅字前兩句話的意思是夜睡之人,夢見了大片的草場或是草原,置身其中,正享受著寂寥空曠的感覺,突然醒來後下床喝茶的畫面。
喝著喝著,就想到了小時候的事兒。
有一天,寫字之人突然看到自家或是附近的地盤有大批的工匠來過,只不過這些人實在是寒酸。
夜執陽不理解的是,已經潦倒到篳路藍縷這個份兒上,為什麼這個人還能形容出那些人陰厲兇盛?
近視眼給看岔了?
之後的說法就更詭異了,他時常能聽到天空中驚雷炸響,但「未見穹陰」,說明是萬里無雲的天氣。
晴天霹靂?
真要是這樣,也用不著「每感惶恐」的說法。
每感、說明次數不少。
後又說「躍三載春秋弱冠」,意思是在這人十七歲那年,這股驚雷之聲才徹底消失,這時候他已經算是大人,藝高人膽大,就尋著這些年傳來的聲音朝西北方向而去了。
一路走啊走,沒有走到外婆橋,反而來到了一處沙漠,實在累得不行,就倒在了邊陲小鎮之外,沒想到在沙礫之中碰見一物。
此物為何,這人沒有細說,可後面這句話就大有講究了。
他嘆息一聲,無奈這東西不能交易。
不能交易?
這幅字中的意思,劉秋可能看了雲裡霧裡,他還能看不懂嗎?
看著能交易,實則不能交易,大抵就是此刻擺在桌上盒子中的金色雪瓣了。
想拿這玩意兒當金子花,結果發現並不是。
後來這人就帶著金色雪瓣回了草原,之後家族南遷,在南邊生活了二十來年,眼瞅著四十歲了,想起年少的事情,這人依舊是好奇心極重,就讓家族的人替他再去西北邊陲走一趟。
這兒才是夜執陽所疑慮的重中之重。
這些人前去西北,一個來回就是三年…結果,他們並沒有尋找到沙漠。
要知道沙漠的存在韌性可是極強的,二十年光陰,沙漠該在那個地方,就算是流動性質的,位置也大差不差。
沒找到,這人當年遇見的是黃粱一夢嗎?
最後一句話夜執陽有些不太理解,這人應該是覺得此事太過詭異,所以特意囑咐後人,南邊的世界雖然看起來不錯,但也要回去老家瞧一瞧轉一轉,要是能在西北那片地兒發現點什麼,就更好了。
那麼…「故以留書萬代」中的「書」,指的是這幅字,還是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