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先得兩秘
章節報錯
床上的事兒不足與外人道,吃過午飯,夏清讀就與李姐出去轉悠了。
對於錢家兄妹,尤其是那個始終隱藏在角落中,彷彿透明人的錢裴,夏清讀可不比對莫茜的芥蒂深,奈何男友又與錢不庭關係極好,對於夜執陽所在意的高堂禮,夏清讀自當事必躬親。
家裡,自早上查閱過巨龍陣資料,彷彿魔怔的夜執陽只要想起鎖龍陣,腦海中就會不自覺想到冀省姜窯村這處幾乎被世人遺忘的陣型遺址,他知道自己快要鑽進先入為主的牛角尖,確定了以巨龍陣為調查模型後,夜執陽也離開了別墅去透一透風。
在秦省調查民間傳說,夜執陽共有三個探訪和蒐集方向,一是去秦省大學考古學院調查近幾十年的秦省考古和出土文物的卷宗,畢竟學院派對這一方面的記錄最是詳細。
二是去秦省頂有名的幾大出版社拜訪一下負責考古文物參考書、民間傳說故事出版的主編,這一類人算是‘民眾文化’這種抽象說法最直接的把關人,把關的好了,引領文化正向風潮,可要是扭曲事實、愚蠢百姓,時間久了,函夏文化的脊樑骨就彎了,血脈也會乾枯。
確定好這個方向,夜執陽未曾出發前,心中充滿了期待。
最後一個方向就是拜訪秦省那些有些水準的風水方士,這一類人並非開著門鋪,看個宅子就得萬兒八千的商賈老闆,而是那些平日裡尋常百姓壓根兒不知道的暗道行家,實則來說,想要找到這種人,與秦莊蕭姬交談,即可穩拿第一手資料。
可那個女人忒精明瞭,不是說他詢問個標點符號,就必定要付出一句話的代價,而是除了那女人滿眼火熱的‘報酬’外,他拿捏不準蕭姬其他的報酬會開什麼口?
就如昨晚那一句溫柔細膩的夜組長過罷,蕭姬又什麼話都沒說,這種莫名其妙地欲語還休,實在不如一巴掌來得乾脆,夜執陽想著等蕭姬的神經勁兒消停兩天,再上門也不遲。
考古工作上,除非是到了官面上的場合,夜執陽才會拿出文物部和考古學會的相關工作證件,平日裡,介於古閣這件詭異的考古系統,夜執陽頂喜歡的就是獨來獨往。
奈何夜執陽似乎小覷了他在考古圈的影響力,不說這位考古天才去年在多家媒體直播的情況下,指點榆市邊村地宮遺址群的發掘工作,京都大學文博學院與海市大學考古學院乃是函夏各大高校考古專業的風向標,年前夜執陽在文博學院的考古公開課,那些執著於考古學問和工作的年輕考古學子,誰不是把那節課翻來覆去看了好幾十遍?
在秦省大學考古學院的圖書館坐了沒一會兒,一些猜測到夜執陽身份的女大學生就給教導處通傳了此事。
這倒好,考古學院那些老教授老學究帶著學生一股腦湧入圖書館,陣勢之兇猛,實在打了夜執陽一個措手不及,在校方盛情邀約下,腦中思緒還沒轉過彎的夜執陽就在考古學院上了兩個小時的課,出了授課大堂後,夜執陽耳邊盡是這些學子嘰嘰喳喳的問題。
求學好問,夜執陽能回答就回答,可問他有沒有女朋友,這話就有點兒超綱了,更超綱的是,有個長得人高馬大的男生,在人群背後扯著嗓子就來了句:夜老師,我要給你生猴子。
下午與考古學院高層吃完飯,聽說學校保安還在調查那個傢伙究竟是誰。
還在一整日的頭昏腦漲也不是沒有半點兒收穫,在夜執陽詢問下,考古學院這邊還真就給他道出了兩個長安附近,算得上陣型遺蹟的地方。
一處是秦嶺位於周縣西駱水庫的八童望燈陣,一處則是白鹿原漢薄太后的四方秘陵。
秦省大學考古學院說的這兩個地兒,夜執陽知曉得多點兒的其實是後者,戲劇的是,他蒐集漢薄太后史料的初衷並非工作所需,而是…閒得無聊。
年前錢不庭和孫青兒為了生米煮成熟飯,再給孫天霖和秦霜打感情牌,他這個僚機遛了孫天霖的手下整整十天。
那會兒夏清讀給他倭奴國相關武者的資料有限,閒時頗多,他沒少蒐集長安這點兒有什麼吃喝玩樂的好地方,這一方面,長安的大學生經驗豐富,有很多同學都曾留言和女友去山上滑雪賞陵為最佳消遣。
所謂賞陵,就是登漢薄太后陵,夜執陽沒有在兩千多年前的老太后的墳頭踏雪,緊而蒐集過資料,夜執陽發現這漢薄太后陵是有點兒不太正常。
漢薄太后一生與世無爭、為人忠厚、教子仁孝、母儀俱足,按說立封土形墓葬,以供後人敬仰並無不妥,問題是…漢薄太后大墓建造初期,並非是現如今看到的加了階梯,只能穿過二十四孝圖長道,從南陵拾階而上,而是四方夯土階,且大漢皇室一早就規定過,唯有皇家女性成員才可登階而上。
說白了,就是讓這些公主學一學漢薄太后的高尚品質。
有一種說法是在大漢初期,為了穩下北方少數民族的野蠻侵略,常有公主出塞和親的事兒,公主代表著大漢的門面,多點兒知書達理總歸沒錯。
品質學習的如何是一說,這種習俗持續的時間倒不是很長,大漢的千古一帝時代,那位大漢天子在位後期,下令廢除了這項皇家女性習俗,若是如此也就罷了,天子有意駁逆的舉動極為明顯,竟然直接將太后陵每年都需要修繕加固的夯土臺階給平了去,任由封土陵墓的野草肆意生長。
要知道這位天子一生政績頗多,在位時期,大漢國力極為強盛,可他同樣痴迷神仙,熱衷於封禪和郊祀,按說不可能不知道如此對待漢薄太后的陵墓,寓意著什麼。
出奇的是,當時的文武百官也都沒有制止天子的做法,有史料說,天子自認為北方蠻族大敗,不需要再做屈辱和親的事兒,因為與和親沾邊兒的漢薄太后陵自然為這位所不喜。
官書上是如此記載,歷朝歷代的野耗子哪管這事兒?
為漢薄太后陵第一次增添神秘氣息的事兒,恰是在三國後的大晉時代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