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齊頭並進(第2/2頁)
章節報錯
雙手挽臂的李黛紅唇微撇,當著眾人的面兒直呼張來相大名,那面相憨實的傢伙一臉苦澀,就連一旁李亮都尷尬不已。
因為研究方向合併,這周他與張冠李戴的聯絡更緊密些,亦是知曉發生在二人身上的糟粕事兒,只是以他對張來相的瞭解,那幾張照片就是被李黛的朋友順路巧拍罷了。
“按照小黛之前尋得的姜山資料,那位棺匠可是1070年前後生人,而小陽確定下來的時間線是西夏仁宗在位時期,最早算起都是1139年之後,那時候姜山已經七十來歲了。”
“且不說姜山的死亡真相是否與流民有關,可一個七十來歲的老頭兒,就算有心雕刻石棺也力不從心。”
見夜執陽視線投來,張來相頓時口若懸河地介紹起調查來的線索。
只是這傢伙話到一半,夜執陽還沒說什麼,李黛眼眉微微蹙起,冷聲道:“張來相,你得到的資料,難道不是來自小陽讓我們持續深挖姜山的意見?說這些做什麼?”
見張來相似有質疑夜執陽的意思,李黛當即不樂意了。
一句話喝下,莫說張來相渾身一個咯噔,就連身旁夜執陽等人都是一哆嗦。
“黛姐不要著急,讓相哥慢慢說。”
對於決心吊死在李黛這棵樹上的張來相,夜執陽可是既好氣又好笑,但又有種說不出的可憐,只能從中周旋道。
“是是、所以我就想著能不能找到姜山的人脈網,今天早上,延市那邊的朋友受託給我傳來了幾張照片和一段資料,小陽看看。”
這次張來相的語速快了不少,話罷又連忙將圖片交到夜執陽手裡。
“延市王臺路碑?楚高?”
圖片是延市郊外,王臺周圍用鐵柵欄圍護起來的石碑,碑文上記錄著王臺的風土人情、地理地貌和1150年以前的歷史,且不說碑文內容如何,單說著刻文手藝和石碑邊角流線,與地宮棺槨石雕流線實在差不了多少。
制碑者便是楚高。
“嗯?”
一旁,夜執陽剛接過張來相蒐集到的楚高資料,似乎是想到什麼,拿著從延市傳來的圖片就匆忙去了文物庫,眾人見狀,不明所以地跟在夜執陽身後。
“獸口銜牌的十六字就是楚高所雕。”
材料室中,站在棺臺羊獸面前的夜執陽興奮之色溢於言表,指著‘后土在下’的‘土’字,又指了指王臺路碑上記載的‘黃土紅石、難以耕種’的‘土’字,當即肯定道。
眾人細細對比,果真見二字除了大小不一,筆畫收勢如出一轍,尤其是最後一橫的收尾,兩字都是上下尖突。
“《延州記》中記載,楚高、1100年前後生人,師從榆市民雕大師姜山,師門排行第三,後師門變故,楚高南下以藝討生,延州所留碑雕十餘處。”
李黛等人對比兩字時,細細讀過楚高資料後,頃刻間,夜執陽對於棺槨與棺臺以及小龕石雕的不解盡數明析。
“前有姜山之死與流民相關,沒過幾年,《延州記》便記載下楚高師門變故,不得不南下討生的事兒,各位覺得姜山和他的弟子究竟發生了什麼?”
說話間,夜執陽又對著羊獸口牌指了指。
“小陽的意思…師徒幾人都參與了地宮石雕工作,萬幸的是,楚高知曉那地宮主人很有可能殺他們滅口,所以率先逃走?”
想了想,張來相沉聲道。
話落,一旁張來相等人眼睛一亮…沒有沉浸在甜蜜愛情中的張來相,果然是很聰明的嘛!
“相哥黛姐合力工作,效率就是不一般。”
夜執陽笑得直點頭,如果沒有文物對比,這種想法只能是猜測,現在就顯而易見了。
“都是張來相的功勞,和我沒關係。”
孰料夜執陽話音剛落,李黛瞪了張來相一眼,縈繞著淺淺清香,踱步出了文物庫。
羊獸之前,眾人滿頭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