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地墓方向(第1/2頁)
章節報錯
要知道古代畫師在構圖時,可不像現代這樣,隨便在紙上勾勒幾筆,或是拿個拖把大揮筆墨,就敢說是藝術,別人看不懂,就直言是文化水平太低或者沒有藝術含量。
放在古代,這群藝術大師非得被人從城南踩到城北不可,因為…他們毫無作畫章法。
所謂作畫章法,就是構圖佈局,常見的有十二種。
相似形構圖,例如大唐名畫《搗練圖》,那些搗練縫衣的貴族婦女,看似形態有別,但是大體相仿。
橫線形構圖,《清明上河圖》就是如此,無論是畫卷、卷中市井房屋,街上行人大都是呈橫線形分佈。
同心圓構圖,如《飛鳥圖》畫卷呈裱方圖圓,鳥在圖中央,這種圖一般是以集中法來突出主體。
求心與離心構圖,事實上這種構圖法在函夏國曆代畫作流派中都比較常見,如《富貴牡丹圖》,或是一些農家早年間的箱櫃門上就有這種圖案,簡單來說就是圍繞中心,進行向外發散運動的形式。
曲線形構圖,這一類構圖法常見於在山水畫,例如遊人觀山,近處的山峰是在圖的左邊,遠處的又在右邊,更遠處、更朦朧的又在左邊,大體上是成‘S’線分佈,主要是延展出一種無窮無盡的空間感,目前擺放在防潮櫃中的千年羊皮捲上的遠處山水丹青也是如此。
散點透視構圖,這種構圖法的名作如《臨韋偃牧放圖》,它能把時間、地點、情節的元素都安排在同一張畫作中,畫中主體呈現散點分佈,看似散亂卻有散中有序。
仰視構圖、俯視構圖、平視構圖算是視覺效果相反的三種構圖。
抬頭望山之高這種型別屬仰檢視,主體位於畫作上方,且一眼能夠看出空間感,而盆栽景緻、鳥瞰亭園這般畫作就屬於俯檢視,給人的感覺就好像人在畫中空間,但又不在丹青範圍內,而是在未知處俯視著一切,平視構圖法大多是人物畫,或者端坐,或是站立,與如今的個人正裝照即視感相仿。
再就是三角形構圖,常見的出水芙蓉圖就是如此,三花呈三角分佈,畫作能表現出一種穩重,自信的感覺。
最後兩種是斜線形構圖和垂直線形構圖。
斜線形構圖最常見的屬於寒梅傲雪圖,梅枝約莫傾斜三十度,梅花呈凜冬綻放之勢,而垂直線形構圖如竹林圖,竹節自上而下分佈。
至於後來函夏國與西方等國有了文化交流,又出現了明暗與光影結合的構圖等,這些都是少數說法了。
夜執陽所說的重點構圖也是少數派的一種,確切地說,這種構圖法因為太過隱晦,佈局上千奇百怪,有些收藏家看了一輩子重點藏畫,臨死都沒有看出來個所以然來。
何為重點,直白地說就是心中先有重合點,再以重合點發散出延展線條,最後線上條空間上作畫。
大明時代,有位宮廷畫師作了幅龍震圖,蒼龍位於畫作最上方,而蒼龍之下有五條幼龍游曳,當朝天子足足看了一個多月沒看清楚怎麼回事,實在惱怒,就要以欺君之罪論處那個可憐傢伙。
後有宦官見其可憐,特意私下支會,那畫師第二天便斗膽私見天子,說是龍口之下有一條幼龍,龍之四爪各有一條,寓意天子護子成長,太子與各王以後必定能庇佑大明江山千秋萬世,至於觀龍臺正是重合點,寓意著黎民百姓俯望皇威,天子聽後龍顏大悅,賞金百兩,那畫師則將大頭孝敬給了宦官。
“真就是重點構圖?”
夜執陽重重後仰在椅子上,砸得椅背咯吱作響,望著地圖中的狼王居中圖,夜執陽額頭上緩緩浮出黑線,他也沒見狼王身上有哪個點能分散出規律的延長線來將周圍狼群徹底涵蓋進去啊!
二流畫師?
並不像,最起碼遠處朦朧丹青山水的水平在那兒擺著呢,況且這九匹狼亦是惟妙惟肖。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