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來源確定(第2/2頁)
章節報錯
“青兒,李亮要開始討論會了,好好聽好好看,一天打打鬧鬧像什麼樣子?”張之路面露尷尬,連忙對孫青兒擺手。
門口,孫青兒又惡狠狠瞪了眼觀鼻、鼻觀心的錢不庭一眼,沉吸了好一口氣,才甩手走向張之路。
人群一側、眼尖的李黛見到孫青兒此刻連耳垂都紅了去,又不留痕跡瞥了錢不庭一眼,嘴角淺勾笑意。
……
“按照小陽對於李羅生死亡日期的說法,我對先前的尋找思路做了調整,發現自夏仁宗1139年即位至1160年這二十二年間,隴南大理石透過西夏轄境,共有四次運往榆市以及榆市附近的記錄。”
李亮長舒口氣,望著板報正對面的夜執陽,朗聲道。
“第一條是《嘉寧監軍司志》中記載,大慶元年,有一批大理石從會州一帶出發,沿著應理洲一帶北上到興慶府,又東南而下,路過鹽州直達嘉寧監軍司的長城嶺。”
“第二條來自《左廂軍錄》記載,大慶二年,左廂神勇軍司覺察到大金在太原府那邊調集兵馬,以為戰事即將爆發,便從隴州一帶沿著好水川,西安州、萌井、夏州等地運來一批大理石,中途給銀州西北存放一批,絕大部分運送到了左廂神勇軍司以北。”
說罷第一條線索,見夜執陽眉頭緊皺並沒有什麼反應,李亮乾咳一聲,又忙是介紹起第二條。
“好水川?西安州?”
聽到兩個極為耳熟的邊境名字,夜執陽發沉的眸子瞬間爆射出兩道明亮光芒。
“嗯,小陽對這兩個地兒有印象?”李亮連忙點頭。
豈止有印象嘞…夜執陽臉上的笑意越發濃郁,對李亮點頭道:“亮哥繼續說。”
“哦哦、第三條線索是從《靖縣誌》得來的,說是天盛三年,龍州堡一帶有一座山口出現自燃情況,當地步跋子以為是山妖作祟,特意請求加固軍事防禦,這批石料是從卓囉和南軍司沿著順洲,也就是今天的寧省靈市,先去的攤糧城,又返下來到龍州堡。”
李亮說起第三條線索時,夜執陽面色並無異常。
“最後一條是《天盛工事詳錄》中記載,天盛七年,廢墟十載的河曲地帶重建緩慢,特意從卓囉和南軍司調了一批石料沿著會州、靜塞軍司、夏州、最後北上去的河曲。”
“不過…這部史料編本並沒有記錄石料隊伍有沒有在榆市停留。”說起這一點,李亮面露難色,最後撓頭道:“我的線索整理完畢了。”
李亮話罷,辦公室裡除了孫青兒時不時瞪著錢不庭,其餘人無不是將視線轉在為首的林丹生身上。
“這個…流程就不走了吧,師弟你直接分析就行。”
又到了林丹生倍感焦慮的環節,這次這位文物局長倒不墨跡,轉口就將話題拋給夜執陽。
都到了如此細緻的領域,就算他們想發表個三言兩語,也是驢頭不對馬嘴,等這個專案有個大體報告,大不了他們再多看幾眼,能應對以後來榆市的考古專家即可。
“夜幹事就直接分析吧。”張之路也點頭笑道。
“想必小陽心中已有答案了吧。”李林堂也附和一聲。
“的確”
夜執陽更是直接。
“不出意外,建造地宮的大理石,就是第二條線索中,銀州西北放下的那一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