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考古之心(第1/2頁)
章節報錯
“動機,夜老師這話,我們該怎麼理解?”
夜執陽‘動機’二字,讓蘇馬有些發懵。
“九百年前,大宋動盪不安,而那個時候的榆市處於邊境,連年戰亂,李主任,我要是沒記錯,公元一千一百年到一千兩百年,榆市經歷過大宋、西夏、金人的統治,以及很長一段時間的流民混亂,對麼?”
夜執陽詢問起李林堂。
“是的。”想了想,李林堂肯定道。
“那麼先分析亮哥和黛姐的說法,查閱工事資料和異型棺槨記錄的方向是沒錯的,不過亮哥得注意,榆市這邊的史料偏向大宋正史,大金的權威資料要去晉省的同市和太市查閱,至於西夏,就得去銀市了。”
笑望著張來相三人,夜執陽又補充道:“流民混亂的記載,儘量找一些野史,你們也知道,有時候野史記載的可能比官史更權威。”
“嗯、”
張來相三人長吐口氣,照這樣說,接下來可有得忙了。
“至於兩位特查員,風水大師也好,老一輩工匠也罷,我個人認為效果甚微。”
“如果兩位以前接觸這一類人,就知道他們很可能告訴你,自己的手藝和風水技術有多高超,甚至有可能誘惑你們算上一卦或者買個石雕。”
“我的建議是,關於風水和石雕技術的記載,史料古籍所得的價值反而更高。”
溫聲說話的工夫,夜執陽又忙是攪拌起米漿。
“至於我所說的動機,各位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邊村遺址是不是一處葬制遺址?”
話至最後,夜執陽這樣問道。
“夜老師確定不是明知故問?既然地墓發現了屍骨,不是葬制遺址又是什麼?”
這時,蘇香莫名一笑。
她與馬輝剛才的說法被夜執陽否定,這讓她們的臉面有些掛不住。
“發現屍骨可不代表地墓與地宮就符合葬制,前三十年出土的大明殺墓,蘇特查員應該記得吧。”
夜執陽呡了呡嘴,笑道。
果然、大明殺墓這事兒一出來,蘇香就不說話了。
話說大明有位赫赫兇名的將軍,死前叮囑後人將他一生所殺的敵將首級連同十三發機關弩一同埋葬,當年地墓開啟,有好幾位考古人員都傷得不輕。
戲劇的是,那座殺墓就是一座誘導野耗子的明墓,真正的將軍葬制墓,考古人員到現在都沒有發現。
“地宮遺址的秘密太多了,大理石、棺槨、風水、石雕、青紙人以及那四座石雕的口牌定然存在某種聯絡,所以我希望各位在調查手頭工作時,能將這些文物整合在一起分析。”
“對了,我還有個想法,各位可以做個參考。”
見蘇香沒有反駁,夜執陽似是想到什麼,手掌微頓,又轉頭望向眾人。
“九百年前的榆市雖然混亂,可是能留在史料中的人物也不多,地墓與地宮的工程量不小,順著人物排查,也許能找到點兒線索。”
夜執陽最後分析道。
…
文物局大院、氣氛有種莫名的沉寂,林丹生、李黛等人望著夜執陽神色越發欽佩。
先前看到碳—14報告,他們只覺得縮小年代即可,誰料想夜執陽的思維已經全面到了資料該去怎樣排查,又該去哪裡排查,再就是夜執陽對地宮遺址的本質懷疑和最後提出的揭秘思路。
無疑…夜執陽幾乎考慮到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