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窮酸古墓(第1/3頁)
章節報錯
四道大墓在榆市西北郊外二十公里左右的地方,極其皮實的皮卡車內,李林堂的手掌不斷拍打著方向盤,哐哐聲砸得空氣異常沉悶。
副駕駛上,夜執陽趁時給警安局和文物護衛組打去了電話。
警安局的人員並不主動參與考古工作,可此次為盜墓事件,警安局必須要尋找線索,而文物護衛組是文物局下設組織,考古文物由他們全權保護。
打過電話,夜執陽壓下古墓被盜的煩悶心緒,將思緒轉移古閣所介紹的另一個方向上。
九王之亂。
榆市、始於春秋戰國,但真正冒尖兒的時代是在明清,明朝為九邊重鎮延綏鎮駐地,康熙皇帝賜碑“兩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碑。
這地兒自古就是邊防地帶,真要說存在過大人物,將軍職位也就頂了天。
所以…哪兒來的九王?
“初來就是大活。”
思來想去,夜執陽依舊不解,腦袋反倒被李林堂風馳電掣的車速撞得昏昏沉沉。
……
來到市郊,兩米長寬的半仰地口旁邊,兩男一女,三位穿著高領式青色制服的文物局人員正守在這裡。
個頭不高的男子約莫二十七八歲,身材壯實,臉上帶點兒憨氣,另一位男子三十來歲、臉龐囧黑,女子二十五六歲,個頭高挑,樣貌不錯。
“這是張來相、李亮、李黛,這位是新來的同事,夜執陽。”
夜執陽二人下車,介於形勢,李林堂簡單相互介紹過後,忙問:“四道古墓?”
“像是四道古墓,可感覺…古墓規格不太對勁。”
一臉憨氣的張來相疑聲說道。
“不對勁?下去看看。”
滿心怒氣的李林堂見三位下屬面色平靜,再一想夜執陽在局裡的猜測,期盼的心思突然就涼了下來。
……
這座古墓的墓道外道是由青膏泥所固,盜墓在先,又有雨水浸透,昏暗而破敗不堪的青膏泥外道格外溼滑。
人群最後的夜執陽翻動著青膏泥碎片,並沒有在泥片上見到任何勾紋。
下了約莫四五米,青膏泥材質變成了大理石,門隔早已被野耗子炸開,夜執陽繞著燈光檢視一圈,又暗吐怪事。
直至從墓道下來,現在…夜執陽終於明白張來相為何會說,這座四道大墓的規格有問題了。
這哪是有點兒問題?
如果不是墓室正中央有一處石棺,夜執陽都懷疑,他們是不是進了一處防空洞?
一座成型的四道大墓,按說墓道、過洞、天井、小龕、甬道、墓室這些基礎結構大差不差,可這座古墓呢?
墓道的確有,且四方環顧,每面大理石牆都極為奢侈地通出一條斜坡墓道,只是…放在這座古墓中,墓道卻是最沒用的。
再說天井和過洞、甬道,一座四道古墓,配上四處天井絕不為過,兩處天井連線一條過洞,過洞最起碼也得兩道以上。
可這座十米長寬、五米高的墓室,哪有什麼天井過洞和甬道?就更不用說壁繪的廊屋楹柱、列戟,闕樓、宮城、門樓及車騎儀仗等宮殿景象了。
毛都沒有。
唯一能看出來的就屬大理石壁上的四處小龕,可小龕空無一物,比他臉都要乾淨,夜執陽上前摸了摸,龕座塵土厚到能穿下大半根手指,很明顯,這四處小龕也是擺設。
至於墓室,正室?偏室?
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