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又是百科大全?(第1/3頁)
章節報錯
文物庫、
修復三十二座石雕的工作有序進行著,這些砂岩石雕最明顯的痕跡便是表面的蝕孔,初步去黴工作結束後,接下來就要用到聚氨酯等有機質材料來對文物進行加固,達到不酥鹼、抗風化的標準。
文物局人手有限,面對這個大工程,饒是到下午,進度也才完成一半,避免耽擱時間,邊村地宮遺址研究會只好與修復石雕工作同步進行。
研究會程序十分順利,確切地說,地宮遺址主要研究的方向,幾乎都順著夜執陽的想法來走。
研究方向有四點:
一是棺槨之謎,其中包括棺槨的規格說法以及表面紋路釋謎。
二是關於地宮風水,二十八小龕、八條水渠以及四尊棺臺石獸的位置分佈代表著什麼意思。
三是三十二座石雕,為何沒有統一的分化標準?
除了四靈石雕,剩餘二十八座石雕幾乎是一幅生活百科圖,且棺臺四尊石獸的口牌十六字究竟與這些石雕有什麼關係,又寓意著什麼。
最後一點,無外乎那張神秘的青紙人了。
上至地墓、下至地宮棺槨,最後守護的只有這一張看似平平無奇的人形紙,若不能從這張文物身上找到答案,地宮歷史終無心臟。
當然,李黛所說地宮年代與李亮的以大理石之謎追溯算是輔助點。
地宮年代不難判斷,之前在地墓石棺裡,他們取走了棺屍頭骨去做碳14測定,只要報告出來,後續查閱古籍、詢問其他考古專家,又或是年代文物比對,只要圍繞那個年代準沒錯。
大理石之謎是他們能接觸的第一個直觀線索,目前來說,包括夜執陽在內的所有人,都不知曉榆市是在哪個時代一次性調集了如此之多的大理石。
能挖出多少史料,就看後續了。
……
“老天爺、今兒是要了我的老命咯。”
下午六點,完成最後一座石雕加固工作的李林堂伸了伸懶腰,忍不住感嘆道。
帶來榆市這麼多年,他還是第一次經手如此之多的實質性工作。
“趕明兒中午之前,等這張青紙文物做好修復封存,下午我就去省上和那些老傢伙好好說道說道。”
林丹生踱步至存放青紙人的透明櫃前,一聲唏噓。
“對了師弟,等會兒下班到師兄家裡吃飯。”林丹生隨後轉頭對夜執陽笑道。
下手這麼快?李林堂眼睛一瞪。
“小陽,我家小冉可是你的忠實崇拜者哩,我已經讓家裡準備了飯菜,去我家坐坐?”
明眼是李林堂和林丹生槓上了,誰都不想放過這個近水樓臺的機會。
“老李,好歹我是局裡的一把手。”
林丹生頓時怒目橫生。
“所以呢?”李林堂一臉玩味。
一起共事二十多年,二人利益早已綁在一起,林李二人心知肚明,絕不可能因為這件事撕破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