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了賀人龍後,孫傳庭打算好好呆在陝西,先練會兵。

崇禎九年到崇禎十一年,他就在陝西巡撫兩年,練了一波精銳秦兵,最後弄死了高迎祥。

如果按孫傳庭自己的計劃一步步來,崇禎和大明朝或許還能多活一兩年。

孫傳庭到了陝西后,還是打算和以前一樣“開屯田,繕器積粟,三家出壯丁一”的方式慢慢幹。

這也是丁毅起家的本事,簡單說就不著急,先清屯,再練兵。

明廷這時練一個兵大概多少錢呢?楊嗣昌在的時候,他曾計劃練兵十二萬,馬兵步兵三七分,當時算過一個賬給崇禎看。

明廷步兵一名每天給五分銀錢,八萬四千人是133萬2000兩,馬兵連草料一天給一錢,三萬六千人是129萬6000兩,合計268萬8000兩。這是一年的價錢。按這個價錢算,一萬兵大概需要22萬2千兩左右的銀錢。

這麼算算是不是明廷比丁毅還肯花錢?

丁毅練一萬兵馬,平均一年才二十萬兩。

楊嗣昌可是算到二十二萬的。

可是丁毅這二十萬都是實打這的,且沒有算糧食和馬還有草料。

而楊嗣昌這二十二萬算出來後,別說大明沒這麼多錢,就算有這麼多錢,從京城出來,再到地方,再經地方後到駐軍,估計能餘下五萬就算不錯了。

孫傳庭當然沒那麼多錢,大明朝也沒這麼多錢,別說268萬,他連68萬都不一定有。孫傳庭有多少錢呢?

“清屯一項,計三年共得折色銀四十五萬餘兩,本色米麥豆約五萬石”。

他到陝西后,才知道當地三年得到折色銀才四十五萬餘兩,米麥豆五萬石,這都不如現在丁毅治下一個登州府,更別說萊州,和其他州了。

練兵還要囤田,崇禎元年畢自嚴當時清丈土地,陝西是四十六萬七千零一十三頃七十三畝八分出頭,按明朝《農政全書》來看,一頃為一百畝,整個陝西有四千多萬畝田。

這可比丁毅的山東省田地多多了。

這要讓丁毅來囤田,絕對是大把有糧食。

而明朝在陝西的夏稅秋糧米麥一共才一百七十三萬石。

按當時的重稅賦來反推,此時陝西全省一年夏秋糧大概一千萬石都沒有。

陝西當時有幾百萬人不知道,但肯定不夠吃,如何再來養兵?

更何況當時陝西連年的兵災天災,那有這麼多糧收。

沒錢沒糧怎麼練兵?

而且孫傳庭帶去的京營官兵腐敗無能,原有的秦軍官兵在項城之戰、襄城之戰、松錦大戰等戰役中損耗大半,因此孫傳庭撫掌嘆息:“我思用秦人!”

再加上他這會終於發現李自成擁兵數十萬,其實力已非往日可比,之前說五千精銳有點想當然,便重新向崇禎帝提出練兵兩萬、給餉百萬。

崇禎帝一聽就不高興了,尼孃的,你上次還說只要五千精銳,現在又要兩萬了?怎麼和袁崇煥一個德性?

不過不高興歸不高當,崇禎皇帝咬著牙答應了,但他要求孫在拿到軍餉一個月後就須率兵出潼關圍剿李自成。

此時李自成第三次圍困開封,崇禎帝於六月二十四日任命蘇京為監軍,催促孫傳庭出關救援開封。孫傳庭表示這些新兵未經訓練,不可輕易出戰,崇禎不聽,孫傳庭只好出師,率軍渡黃河,去救開封,結果被農民軍先敗了一陣。

崇禎帝再令督師丁啟睿、保定總督楊文嶽及總兵左良玉各部率兵18萬,號稱40萬火速往援,會師朱仙鎮(今開封西南,欲解開封之圍。李自成聞訊,留王衛國一部繼續圍攻開封,將主力移至朱仙鎮西南有利地形。

七月初一日,開封告急,左良玉及楊文嶽、虎大威、楊德政、方國安四鎮兵駐朱仙鎮決戰農民軍。

但李自成兵多將廣,無邊無際,左良玉見敵勢盛,乃拔營先逃,襄陽諸軍皆潰。左良玉軍逃至半路又遇李自成伏軍,左良玉軍大亂,棄馬騾萬匹,監軍僉事任棟死於陣,左良玉則逃至襄陽。尋以朱仙鎮之敗總督楊文嶽免職,總督丁啟睿逮下獄。

朱仙鎮大戰幾乎是松錦之戰的翻版,朝廷幾路總兵匯合,左良玉未戰先逃,立馬引發大夥一起逃命,李自成輕鬆獲勝,更得降兵一萬多,兵勢更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