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上祖大壽和皇太極則奇怪的看著他,洪承疇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已經不是明臣了,是清臣了。

他尷尬一笑,趕緊道:“依聖上言,我朝可否與丁毅一決勝負?”

皇太極想了想:“打也不是不能打,朕如果盡起舉國之兵,動員十萬以上,以雷霆之勢碾壓而上,必能與丁毅一決雌雄。”

“但是,這樣打下來,就算勝了,也毫無意義。”

皇太極這時對自己還是挺有信心的,覺的只要帶上十萬以上,還是能和丁毅打一打。

當然,他是指野戰情況下,不是準備攻堅城。

“如果朕舉國之兵包圍蓋州,丁毅必定來救,朕可以逼他與我朝野戰。”

“可是,無論勝負如何,我朝必然元氣大傷。”

皇極太認為,如果十萬兵馬和丁毅野戰,就算打贏了,八旗精銳最少要死一半以上。

十萬兵馬能有五萬活下來都算不錯。

他這想法要讓丁毅知道,丁毅上去一個大嘴巴子,老子現在讓你一隻手,五萬打你十萬,能把你打全滅了你信不?

洪祖兩人聽了皇太極的話,知道皇太極不想和丁毅死拼,但又不能被丁毅咄咄逼人,步步進逼。

這次打海州,下次打遼陽就更近了。

洪承疇心念一動:“現在只有講和,和大明先講和,一邊講和,一邊攻下寧遠,盡佔關外之地。”

“有了關外之地,等於用空間換空間,咱們大清的主要精力移到松錦這塊來。”

“這邊比海州蓋州,更好防守。”

明軍在松錦經營多年,到處墩堡,錦州,義州,寧遠等,都是易守難攻。

關鍵是更接近關內,土地更肥,氣候也略好。

“講和成功,可迫使明廷向丁毅下令,讓其不敢動彈。”

“丁毅狼子野心,崇禎豈會不知,我相信丁毅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對抗朝廷旨意。”

只要丁毅後繼不打遼陽,他們就能休生養息,慢慢恢復元氣。

但他們恢復元氣是小,只要滿清不打明朝,崇禎能緩過氣來,肯定要收拾丁毅這種不聽話的軍頭,最終達到,讓漢人對付漢人,讓崇禎對付丁毅的目的。

而他們則可以坐山觀虎鬥,等待時機。

皇太極聽完深以為然,他原本的想法就是想借崇禎之手來對付丁毅。

丁毅現在勢力已成,但必竟還是大明臣子,除非他公然造反,不然肯定不敢亂來。

只要滿清不再給崇禎壓力,崇禎或許可以緩過氣來。

皇太極這時已經有點後悔發動松錦戰役,但不發動吧,又不知道丁毅能攻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