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良喜二十出頭,相貌清秀,看起來和讀書人似的,很難想像他是由旅順培養出來的情報司成員,剛開一口,還是股濃濃的四川話。

“丁大人,李自成王衛國大敗”許良喜苦笑, 徐徐道來。

原來今年(1638年)李自成的農民軍從四川回軍,攻取陝南、寧強、七盤關,在漢南(漢中南部、興安(安康山中休整屯聚兩個月後,移師陝西潼關。明三邊總督洪承疇、陝西巡撫孫傳庭、部將曹變蛟、總兵賀人龍在潼關南原設下埋伏。十月初四,李自成農民軍進赴南原,遭到洪、孫明軍兩面夾擊, 自成全軍潰散,妻女俱失。僅率王衛國,鄧光鐵、劉宗敏、田見秀、李過(自成侄、李成(自成弟、高一功(自成妻弟、王虎、張世傑、張能、谷可成、李雙喜(自成養子、袁宗弟、張鼐、劉文魁、俞彬、顧君恩等二十幾騎突出重圍,潛入商洛山,“捫蘿附葛、伏窟穴中數日”方得安全走脫。後轉移至豫、鄂、陝三交界的商洛山中,迂迴隱蔽、屯聚、休練整軍,等待時機,以圖東山再起。

李自成在商洛隱蔽時,鄧光鐵奉命出來以購糧為藉口,找到許良喜。

因為自王衛國跟著李自成後,李的兵馬打那哪,丁毅情報司的幹員跟到哪。

鄧光鐵見到許良喜,還沒開口。

許良喜便道:“你們是不是被洪承疇,孫傳庭大敗,逃進商洛山了?”

鄧光鐵大驚失色:“你怎麼知道?”

他們大敗是真,但這二十幾騎逃進哪裡,可沒人知道,不然官軍早追進去了。

“丁大人料事如神, 早就猜到,王衛國太不小心了,明明丁大人當年提醒過他, 小心商洛山。”

丁毅記不得李自成在那被打敗的,只記得李自成逃進了商洛山,所以當年提醒過他們,遇到商洛山,或到了商洛山附近要小心。

可這些話過了很多年,誰還會記著。

鄧光鐵果然滿臉通紅,當年他和王衛國兩人都在丁毅面前聽訓,丁毅說了很多事,他們當時不停點頭說記下了,其實很多事都沒記下。

現在想想,真是後悔莫及。

因為之前就記著丁毅說過,不能進子午谷,所以他們活下來了。

沒想到這次沒記著,居然吃了大虧。

“求丁大人救我們。”鄧光鐵趕緊跪拜。

許良喜這會和神棍似的,雙目微閉,侃侃道:“不用慌,丁大人算過。”

“你們逃進商洛, 反而是件好事。”

“你回去後當勸李自成, 築寨囤兵,休生養息,虛心學習。”

許良喜和神棍般說了一大堆話,也不知道鄧光鐵有沒有有記住。

鄧光鐵回去之後,馬上把原話大量的說給王衛國聽。

此時當年和王衛國一起從登州跑出來的老兄弟,只有他和鄧光鐵兩人還活著。

王衛國想了想後,果斷的勸李自成,賬寨囤兵,休養生息,學習兵法,重頭再來。

李自成在鼎龍山築寨屯兵,也反思自己不懂兵書,便經常巡兵到野人溝、胳膊峪、板橋、熊耳山、顯神寨、牛槽川、軍嶺、馬蓮峪、太白巖、泉村等處,遍訪異人,“尋求異書”,“晝則射獵、夜則讀書”以“西漢沛公,百戰百敗而得天下”激勵身邊諸將。

一日李自成邀請鼎龍山下麻街村幾位老者進寨喝酒,問起附近村鎮是否有賢人藏有異書,一位老者言道:“離鼎龍山三十里,沿丹江而上到板橋韓村,旁有一西山。因山像馬鞍,又叫馬鞍山。

山上弘治元年修有一座寺院,寺院內住有一韓姓方丈,年七十,好奇計,是西漢大將韓信的後代,知陰陽、曉風角,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精周易、通星象,胸有良謀,腹隱甲兵。因明庭腐敗,棄官出家,不喜市塵,在西山寺養靜,常不與人相見。相傳方丈藏有祖傳《韓信兵法》異書,甚秘,時人不得而知。”李自成決計親自去西山寺訪問賢人尋求異書。

那位韓姓大師是不是韓信後人不知真假,但李自成和開了掛似的,開始虛心學習,讀書識字,史書記載‘白天射獵,晚上讀書’,還激勵身邊諸將,連王衛國也學起字,讀起書來。

李自成的整個團隊在商洛山隱藏期間都得到了質的提升。

包括王衛國李自成在內,很多人甚至在商洛山娶妻生子。

要不是山中日子實在枯燥,又不是個個都有妻,李自成等人可能住在裡面一輩子都不出來。

許良喜當然不知道李自成在商洛山中的事,只說李自成卻是逃進商洛山了,明廷本來想派兵進去找,但那山實在沒法找,而且就在這時,建奴入關,李自成應該能喘過氣來,活過今年。

丁毅聽完哈哈大笑:“李自成還有幾年活活,你回去後注意與他們保持距離,每半年到一年再聯絡一次。”

“諾。”許良喜當天離開北直隸,回到河南,又往四川去了。

---

10月26日,山東巡撫顏繼祖奉兵部尚書楊嗣昌之命,移駐德州(在山東西北部,鄰接河北省,後來又讓他去京畿,過了一段時間又被調回德州,他帶領一標人馬僅3000人,在50天內被調防3次,兵疲馬乏,最後才令其專防德州時已經是12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