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崇禎十一年(1638年)後,各省督撫在楊嗣昌的指揮下,圍剿農民軍有了很大進展,限制了農民軍的流動性,並進行各個擊破,農民軍的形勢開始慢慢變差了。

但打仗練兵也要錢,僅靠楊嗣昌的派餉也不能解決問題, 事實上崇禎朝歷次派餉,沒有一次足額完成的。

每加派一百萬能成功七十萬就算不錯,有時連加派的一半都湊不齊。

於是崇禎十一年正月,工科給事中傅元初請奏,由於朝廷連年用兵,財源匱乏,請開福建海禁, 通商佐餉。

其實終明朝所看,各代帝王屢次開、禁、開、禁, 反覆折騰。

每次開都是因為缺錢,每次禁都是因為外國戰船或海盜等原因。

天啟前的開禁就不說了,僅天啟和崇禎年間,就經歷了開海(天啟四年)禁海,(天啟五年)再次開海,(崇禎元年)再次禁海,(崇禎六年)復開的四次變動。

這次可能是真沒錢了,崇禎考慮再三,答應開海,但僅開福建,不開廣東和其他地方。

可這時開海已經晚了啊,福建那邊早被鄭芝龍牢牢的霸佔著,原本的歷史上,鄭芝龍還主要跑跑日本和朝鮮,現在日本朝鮮這兩條線路都被丁毅霸佔, 鄭芝龍更不願意吐出福建這塊肥肉。

但開海對鄭芝龍也起到了輔助的作用, 一時間商賈雲集,海船更多, 鄭芝龍的生意更是蒸蒸日上,越見發達。

但朝廷開海也為了收稅增加收入啊。

這時有洪旭手下黃石向洪旭提出,為何不讓鄭總兵向朝廷交點錢,朝廷看到好處,想必還會加大開海力度。

洪旭覺的有道理,因為原本他也有這個想法。

1638年春節過年,鄭芝龍宴請眾將,還觀看了洪旭練的新兵中的一營五百人。

經過近一年多的訓練,洪旭的新兵有模有樣,令行禁止,看起來非常精銳,能和丁毅的比一比了。

鄭芝龍大喜,當場表態要嘉獎給洪旭千兩白銀。

洪旭看到他高興,可能也喝了點酒更直呼其小名:“一官,朝廷現在開海禁,不如我們上繳點銀給朝廷,讓朝廷看到開海禁的好處, 必然會開更多的海。”

現場頓時慢慢安靜下來。

其實這個問題之前鄭芝龍和部下也商討過, 但大夥一致認為, 現在朝廷開不開海都無所謂, 因為根本等於沒禁,大夥照樣做生意,每天海上有多少船在開來開去,禁海有啥用?

特別現在鄭芝龍威壓四海,只要他不出聲,大夥照樣在海上跑。

鄭芝龍聽完,不置可否,揮手示意洪旭退下。

洪旭是聰明人,暗暗長嘆,退回酒桌,低頭喝悶酒。

其實他還有件事沒說,鄭芝龍讓他練新軍一萬,他是五千老兵,五千百姓新兵。

結果百姓兵練的很好,五千老兵卻練的不好。

這些老兵以前皆是海盜出身,有人資歷比他還老,很多軍將與鄭家、施家兩家關係千絲萬縷,仗著資質和關係桀驁不馴,根本不聽號令。

洪旭曾經氣的想斬掉幾個軍將,但又不敢。

他是聰明人,當然知道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

有次他故意在鄭的面前,談到孫武練兵斬吳王妃的典故。

結果鄭芝龍反而勸他,要他有點耐心,都是老兄弟,千萬別傷了老兄弟們的心。

當時洪旭就知道,自己只能練到五千老百姓新兵了。

當晚散會後,洪旭獨自走出鄭府,外面有一隊親兵和心腹千總黃石,袁貴在等著。

“洪將軍,開海的事怎麼樣了?鄭總兵答應了吧。”黃石笑道。

洪旭苦笑,搖頭:“一官說以後每年會給朝廷五千兩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