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

吳三桂在五月初得到訊息,丁毅在京城外大敗李自成,李自成殘兵逃離京師。

當時他就覺的自己做了正確的選擇,先回山海關,坐山觀虎鬥是對的。

與此同時,他也被丁毅嚇了一大跳。

當年他和丁毅打過交道,一起打孔有德兵亂,當時就聽說丁毅兵馬精銳,後來更是發現丁毅與建奴屢戰屢勝,從無敗責。

然後更直觀的是,在松錦一戰中,丁毅的部下徐敷奏兵馬,是唯一打退建奴的強軍。

從此以後,他就知道,丁毅不但兵馬精銳,而且兵很多。

而這次,他聽說,丁毅在北京城下,聚集兵馬十萬以上,號稱二十萬,與闖軍五十萬大戰,一戰而完勝。

接著丁毅以鎮北王身份監國。

丁毅的兵馬這麼多,還監國,大明上下只要眼睛沒瞎的,都知道丁毅想幹嘛了。

五月三日,京城有傳旨太監到,詔令高第和吳三桂兩人帶兵進京。

吳三桂和高第第一時間沒聽清楚,還是高第又問了一遍:“帶兵進京?”

“沒錯了。”太監笑道:“王爺的兵馬馬上過來,接管山海關,明天應該會到,你們準備一下,帶兵進京。”

兩人面面相覷。

高第無所謂,他在歷史上膽子就比較小,也隨眾,向來都聽吳三桂的。

但吳三桂就好好考慮起來。

他原本想待價而沽,也不想隨便進京,步袁崇煥後塵。

可現在大明做主的不是崇禎,是丁毅了。

以他對丁毅的瞭解,這傢伙比崇禎還可怕。

去還是不去?

太監看他不出聲,好聲道:“吳將軍的父親家人,還都在京師翹首以盼吶。”

“王爺的意思,是讓你接回家人,換地駐鎮。”

“換我去哪?”吳三桂當然知道,丁毅這麼強勢的軍頭,又是軍方出身,怎麼還會讓自己駐守山海關。

“奴婢那裡知道,但換鎮是肯定的,王爺讓奴婢告訴將軍,大明這麼大,還是需要很多總兵大將來駐守的。”

家人都在丁毅手上,不去就是抗旨,丁毅可是有幾十萬大軍的,比建奴還能打,除非逃出關外投降建奴?

吳三桂這會當然不會投降,要不然上次多爾袞來招降,他就降了。

的確沒有選擇,吳三桂思來想去,最後長嘆:“末將接旨。”

五月四日上午,張其棟帶領一萬明軍到了山海關下。

山海關原有吳三桂三萬兵馬,高第一萬,囤兵三萬,這七萬人也是原歷史上和李自成在一片石大戰的主要力量。

張其棟讓吳三桂帶走兩萬人,高第一萬,共三萬進京,另有一萬和囤兵三萬留給張其棟。

吳三桂和高第在五月八日到達京師。

剛到城門外,就遠遠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吳三桂大喜,快馬加鞭撲過去。

“父親大人。”